无陪护重症监护室护理体会

/ 1

无陪护重症监护室护理体会

宁芳梅

宁芳梅(广西钦州灵山县中医院ICU5354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303-02

转眼间,我院重症监护室(ICU)已经开展工作整整三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领导下,重症监护室管理不断完善,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目前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着工作。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只有十张病床的监护室周转危重病人约有3800余人次,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下,由最初的8名护士逐渐增至现在的15名护士,工作于其中的每一名护士的体会都颇为深刻,其中统一的最深切的体会便是由于没有陪护家属,每一名护士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的侧重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专业角度分析,每一名护士都经历了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向更加人性化的责任制护理的质的转变过程。

在以往的工作中,护士的工作重点在于机械的执行医嘱,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重复性的各种治疗及操作,虽然我们自觉也非常辛苦,但是平均到每一个病人身上,得到的护理简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给予患者的不过就是扎针,输液和一些简单操作而已。但是在重症监护室里,因为没有陪护,患者大多数又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以及肢体活动障碍,所以每个病人的吃喝拉撒睡等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立刻成了最为严峻的问题摆在每个护士面前。这些问题以前都是家属在负担,护士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更别提亲手去做了。刚开始就是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护理搞得大家工作很没有头绪,不知道怎样去做,如何安排时间,患者频繁尿床或者突然大便都会让大家感觉措手不及。再有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我们这些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家里都是被家人娇惯着的,从来就没有过侍候别人的经历,这突然要我们给陌生的病人擦手擦脸,接屎接尿的,一时间都觉得这种工作很是低贱,真是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因为没有家属,这些事必须由护士去做,两年多以来,这些工作我们做得已经驾轻就熟,而且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说给病人擦洗身体,胖病人脖子的褶皱,腋窝等处一定不能忽视,除了每天温水擦洗还要想办法晾一晾,必要时还要涂些爽身粉;再比如清醒患者喂水喂饭,喂水我们准备了细的吸管,喂粥准备了粗的吸管,水壶准备了热水壶和凉开水壶,一方面方便患者尽快喝到水,一方面也节省了护士的时间。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的细节,都是大家细心耐心爱心的工作体现。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感觉生活护理的低贱,已经完全从思想上接受了这份工作,而且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患者的疾病本身会使他们非常的痛苦,如果再得不到全面舒适的生活上的照顾,或冷或热或饥或渴,很多患者由于意识语言障碍,根本无法表达,在这种情况下,不允许我们有丝毫的懈怠,点滴的疏忽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所于心不忍的!正是由于接手了病人的生活护理工作,使我们站在了病人亲属的角度上,使得护士的责任感,细心耐心踏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激发和提高,真正有了待病人如亲人的感觉!

无陪护一方面拉近了护士和患者的距离,使护士的爱心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护士的责任心、使命感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家属把病人交给医院,没有一个亲人守在身边,担心是可想而知的,一旦探视或者转出监护室,家属肯定会仔仔细细的检查病人,就算是及其细小的改变也会被察觉,所以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迫于这种压力,我们的工作不断的改进,不断的细致入微。每班交班,都要从头到骶尾到脚后跟,甚至到留置针周围的皮肤状况,甚或多了一个小疙瘩都要看到。常理说压力就是动力,正是由于压力很大,才促使我们不断的改进工作,责任心不断的得到强化。如今我们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动的去完成大宗的工作,而是几乎是不停息的去巡视病人,不断地发现问题,时刻保证病人的安全与舒适。我们现在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就是患者生命的守护神”!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患者的身边都有我们忙碌的身影!

由于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以及对病情的严密监控,看到患者从刚入院时的狼狈痛苦的外表到入院后从头到脚的整洁以及安详的神态,病情的稳定好转,也使我们有了另一种新的体验,那就是极大的成就感!先前的护理模式,由于对病人照顾很少,所以即便是患者康复感觉也只是医生的功劳,没护士多少成分。但在监护室里,患者病情的转危为安,整洁舒适,感染率大幅度降低,家属的认可和信任,清醒患者的赞赏都使我们感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正是由于学以致用,才真正体会到了专业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的事业,而且是非常神圣的一项事业!每天我们都在和死神战斗,把无数个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每当成功的救活一位濒危患者,监护室里的每一名护士都会有一份成就感!

以上是我科开展无陪护重症监护室后大家的一些工作体会,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护士的真正工作模式,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让护士真正去为患者服务。通过护士为病人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使病人感受到医护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性,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