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钟澈曾肖连杨庆东李淑玲

钟澈曾肖连杨庆东李淑玲(东莞市横沥医院广东东莞523460)

【摘要】目的分析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肝发病特点、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为今后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该镇报告的乙肝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该镇共报告乙肝病例30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9.59/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07年,2008-2011年发病率水平基本稳定。0-10岁儿童发病率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10~1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39岁年龄组、工人、非户籍人口成为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该镇在儿童乙肝基础免疫和学生乙肝防控工作方面已取得成效,在工厂企业开展乙肝防控工作将是下一步的重点。

【关键词】乙肝流行病学防控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67-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一般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1]。乙肝一直是东莞市横沥镇常见而多发的传染病,历年报告病例数均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前五位,因此,乙肝的防控工作也成为该镇实施传染病防控策略的一个重点。为探讨乙肝的发病特点,分析其流行规律及流行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该镇2007-2011年乙肝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乙肝发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2007-2011年东莞市横沥镇的乙肝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乙肝疫苗接种资料来源于东莞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

1.2病例诊断标准及分类

病例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90-1995)和《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

1.3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Excel2003进行整理和统计,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发病概况

2007-2011年共报告乙肝病例3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59/10万,无死亡病例。

2.2时间分布

2007-2011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分别为87例、49例、65例、45例、57例,发病率分别为42.47/10万、23.92/10万、31.73/10万、21.97/10万、27.83/10万。发病率最高为2007年,2008-2011年发病率水平基本稳定。其中10-19岁年龄段2007-2011年报告发病数分别为14例、8例、5例、3例、2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病例呈散发状态,全年各月份皆有发病,病例分布的季节性不明显(详见表1)。

表1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肝不同月份发病构成

2.3地区分布

横沥镇分为17个行政村/社区,2007-2011年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数最多的5个行政村/社区依次为田坑村(37例)、隔坑村(33例)、石涌村(29例)、山厦村(26例)、恒泉社区(24例)。

2.4人群分布

2.4.1性别、年龄分布

2007-2011年乙肝发病性别分布显示,男性病例234例,女性病例69例,男女性别构成比分别为77.23%和22.77%。从年龄分布来看,20-2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构成比为42.57%,其次是30-39岁,构成比为29.04%,20-39岁的青壮年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1.61%(详见表2)。发病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为79岁。

表2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肝病例年龄分布

2.4.2职业分布

2007-2011年乙肝病例分布在工人、农民、家务待业、商业服务、离退人员、学生、干部职员、散居儿童、餐饮业、教师、其它人员等11类职业人群中,构成比例最高的是工人,占74.59%;其次是农民和家务待业,分别占6.93%和5.94%(详见表3)。

表3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肝病例职业分布

2.4.3病例户籍特点

该镇2007-2011年报告的乙肝病例中,户籍人口38例,占12.54%,年平均发病率为21.46/10万;非户籍人口265例,占87.46%(其中来自省内29例,占9.57%;省外236例,占77.89%),年平均发病率为31.29/10万。

2.5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该镇2007-2011年的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且比较稳定(详见表4)。户籍儿童的年平均接种率达到99.90%,非户籍儿童也达到97.83%。

表4东莞市横沥镇2007-2011年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

2007年以来,该镇坚持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安排其进行未完成针次的补种。

3讨论

2007-2011年东莞市横沥镇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为29.59/10万,这与我国其它地区近年来的报道[2-5]相比,属于比较低的水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无明显的季节差异,这与我国其它地区的报道基本一致[2-5]。

2007年横沥镇乙肝的报告发病数最多,这与当时部分医务人员对诊断和报告标准不明确,存在过度报告的现象有一定关系。2007-2008年横沥镇对医务人员开展了诊断和报告标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乙肝诊断符合率,使得乙肝的报告更加规范和准确。2008-2011年报告发病率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

横沥镇0-10岁儿童乙肝发病率一直维持在极低水平,这与该镇重视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使乙肝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有关。10~19岁年龄组的人群以学生为主,这个年龄组人群的乙肝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该镇加强了学校乙肝防控工作有关。该镇严格执行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和体检工作,对未完成规定程序的乙肝疫苗接种和无保护性抗体的学生及时安排其接种乙肝疫苗。

20-39岁年龄组、工人、非户籍人口成为发病的主要人群。这表明随着基础免疫接种率长期保持高水平,低年龄组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年龄分布已明显后移。同时,这也与东莞市横沥镇的人口特点有关,该镇非户籍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且流动频繁,部分流动人口来自基础免疫接种工作较差的地区,存在乙肝免疫史空白的情况,且自我防病意识较差,成为乙肝防控工作的难点。

体内无保护性抗体的人群,是容易感染上乙肝病毒并导致发病的易感人群,无保护性抗体的原因,一是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二是免疫失败而未产生保护性抗体,三是人体内的抗体水平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衰减之后,达不到保护的作用。实践表明,对体内无保护性抗体的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根据横沥镇乙肝流行病学分析的结果,建议采取以下防控措施:继续加强乙肝基础免疫工作;继续严格执行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工厂企业积极开展乙肝防控工作,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乙肝检查并对无保护性抗体者安排实施免疫接种;进一步广泛开展乙肝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定期进行乙肝检查和实施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群众和工厂企业员工的自我防病和主动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梁晓峰,陈园生,王晓军,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9):655-658.

[2]黄春蓉,林汉生.中国2004-2007年各地区乙型肝炎发病率水平的聚类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0):3831-3821.

[3]曾汉武,刘邹鲁,叶高龙,等.广东省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及应对策略探讨[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2):20-21.

[4]彭时辉,廖征,熊昌辉,等.南昌市2004-2010年乙肝流行趋势及聚类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01):43-45.

[5]韩长磊,林琴,卞琛,等.常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06-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