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在新疆……

杨转红

拜城县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842300

夕阳依照在天边上隐隐若现,从家里的窗户往天边望望,尽头那些色彩像极了在清水中漂过的水彩,一道浅蓝,一道淡红,一道白露,一道犹像紫色的调调。新疆就是这样,总是睡得很晚,也是很久没有写写东西了,没时间,没有了时间,也就自然没了兴致,没了兴致也就没了时间,没了有关灵感的那个调调儿。?

在窗前逗留发呆了一时,随手从桌子上拿了一本很大的书,是新疆天山网做的类似一本年册的东西,《我在新疆,影响世界》,这本年册浓缩了天山网10年的历程,每一张图片,每一篇文稿都出自天山网的职工,这本像是天山网“家谱”或是“家族史”一样的画册含着浓浓的人情味儿,我想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去讲究它的编排,不去关注它的版面设计,更不去琢磨它的文章是否精彩,就只为它那种包容的和气就已经很打动人了。每每,看到这样有“人味儿”东西,我都会哑语,然后思索很长时间,带着满满的羡慕萌发一个声音: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假如,我们也有这样一本家的故事“,翻看自己曾经打拼过的路,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与感慨。

我们在新疆,在基层

????在基层,对每一个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来说,都太熟悉不过。基层,一个最接近人气儿的地方,一个最接近发声的地方,一个最接近平凡的地方。而对于几年,或是几十年,吃、住、工作在矿上的人来说,谈起基层时,会更加的平淡,有时还会有些许的骄傲。到过基层的人,都很佩服那里甘于寂寞的他,或是她,他们的青涩映着基层的气质,基层的平涩镀造着他们的性格,从年青气胜到成熟稳重,从拿不起放不下,到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个像我这样从未生活在最基层的人所无法身心体会的,所以,我不敢妄加评论他们在基层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保留的只有对他们的赞佩。?

????妈妈总盼望儿子快长大,盼望女儿勿远嫁,可老天好像听懂了妈妈内心的祈祷,偏要把她的儿子送到远方去磨炼,偏要把她的女儿嫁到远方去体验。最后“远方”还给老母亲一个有胆当的儿子,一个有情义的女儿。在新疆的基层,有成群这样远行的儿女,煤黑色的矿井或许让家显得更远,天山起伏的山脉或许让思念显得更绵长。一群因各种原因来到新疆基层的年轻人,就是如同王震带领下的那群青年兵,在尚不懂家的时候来到新疆,懵懂的把自己的年轻时光洒在这片矿山上。在不懂后悔的时候扎根,在开始后悔的时候磨炼,在已无后悔的时候感慨。我不想用伟大、无畏、无私这类的词语去形容矿山上的年轻人,因为他们首先是人,其实才是工人,他们有着同龄人一样的梦想,一样对信息化、时尚化的追求,绝对奉献的赞扬像是一种应负似的赞美,缺的就是那点人情味儿。

?????假若,我们从一开始便记录他们在基层的每一瞬间,那样该有多好啊。妈妈可以看到儿子煤堆里炼出来的阳刚,能看到女儿已独挡一面的技术,一篇文章,一张照片,我想妈妈可以真真的擦掉儿子脸上留下的煤痕。?

我们都太容易遗忘

????小时候,家里有一本被淘汰的相册,黑色的底,上面有一层薄若蝉翼的纸,那会儿的老照片总透着一股无法复制的时代感,我想每一个怀旧的人应该都好“这口儿”。当电子相册渐渐代替传统照片,云相册的储存量更是大到惊人,而我却渐渐发现,我们已经没有了小时候几个人一起捧着相册,你争我抢讨论照片故事的高兴劲儿,电子越来越发达的同时,少的欠的总是那么一点点回忆里的“人味道”。

????我们都太容易遗忘了,这是近几年我最深的感受。遗忘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时间,我们都太忙了,忙着觥筹交错,忙着揣摩仕途,忙着为一帆风顺牵线铺路,满满的利益面前,我们把一切都忘了,忘了自己的是谁,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过去,包括现在,我都很喜欢反映70年代、80年社会背景的故事,那会儿虽然技术落后,人的思维尚未打开,但却仍然凭借他们满满的活力、单纯的想法让人深深留恋。我也曾以为,这样的画面在如今像是凤毛麟角一般可遇不可求,然而,仍然是在基层,仍然是在新疆,在贫瘠甚至有些暗淡的矿山上,仍然可以找到这样的画面。人总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地广,我却想不到新疆基层,不知生活之简单,生命之顽强。我们都太容易遗忘了,而这些在矿上的人就是我们开始遗忘的起点。几十年后,我们忘记了下井时老班长曾过的奇闻异事,忘记了下夜班哪个哥们捎过的夜宵,忘记了最初在矿上成长时的泪水。

?????假若,我们从一开始便记录他们在基层的每一点滴,那该有多好啊。妻子可以看到老公煤堆里走过的历程,孩子能看到爸爸技术超人的牛气,一篇文章,一张照片,我想他们可以真真的摸到男人黑色手掌里的温暖。

????我很欣慰,你还记得,我来过

????我无法让自己绕开这个话题,哪怕我告诉自己,有些事儿不要提起,让生活平静一点吧。可我却不能,我明白每个奋斗过的人,他们的过去不是用来遗忘的,而是为了证明我来过,而且我好好干过。煤炭一如它的颜色,这个我们过去引以为豪的“乌金“,现在却让人的心情一黑到底,百感交集,虽然煤矿人很早也深感自然污染堪危,明白煤炭能源结构迟早要改,却仍然没有做好迎接此刻的准备,是不想,更是犹豫。市场不好,裁员必然,曾经还一起嬉笑的那些同伴回了老家,去了深圳,想闯北京,想下海创业,我们送他们走的每桌宴席上都改叫他们:王总、李总、赵总.........哥们儿,你走吧,你比我们有胆量,也一定有魄力。我们在送走他们的同时,其实也送走了自己最初的坚持,留下的更多是迷茫。我们无法去论断每一个挥别的人,他们的选择是不是正确,他们放弃的坚持是否是初心不在,我想我们应该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来过。我想这也是他们期许的。

????人真正奋斗的日子不长,而心无旁骛的就更少之又少。就像我们热爱追捧高考毕业一样,因为那是真正的努力,真正的公平较量,我们喜欢憧憬在那个自己里,那样的自己在奋斗历程中很有魅力。我想多年后,无论当时离开的他过的怎样,人生有过什么样的精彩,都仍然会热衷聊起那年矿上年轻的自己,因为那会儿,他最单纯的拼过。

????假若,我们从一开始便记录他们在基层的每一点滴,那该有多好啊。老友可以看到兄弟煤堆里趟过的汗水,新交能读到兄弟西北汉子的朴实,?一篇文章,一张照片,我想他们可以真真的领略兄弟潜入煤层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