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高等数学教学思考

邹家胜

邹家胜(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高等数学的教与学要与时俱进,加强学法指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从传授者、施予者转变为创造者和交往者。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学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214-01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教学模式不断在更新,学生成为主体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形象被赋予了新的理念,教师角色的转换也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讲授高等数学的合格教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值得思考。

一、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

初学高等数学时,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吃力,特别是招收的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就更加吃力了。主要原因是:首先,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相比较,内容更抽象,逻辑性更强,知识间的联系更紧密;其次,教法发生了变化,教学进度明显变快;课堂讲解强调重、难点内容时,不像中学时反复强调;再次,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课的基本内容,课后急于照例子完成作业,就事论事,疏于理解。

为此,高等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我通常先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体会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不同之处,并适时启发学生,使学生产生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动机,接着结合具体情进行方法的具体指导,主要对学生传授数学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自觉地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类比、演绎、联想;要都会学生如何确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以及复习和巩固知识的方法,大多数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逐渐进入学习高等数学的角色。

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自觉地钻研教材,深刻领会高等数学的教材内容,学会总结归纳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使学生领悟出一些的东西——高等数学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所蕴涵的数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的学,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教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而调动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要让学生对一门课程知识的汲取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需要较长的心理同化和顺应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抓住同化和顺应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点点滴滴,善于发现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上的长处,适时加以鼓励,讲清高等数学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深造的影响、高等数学学习对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等等问题;同时,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观察、留意学生的变化,细心地呵护每位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发展潜力,以博大的情怀和耐心去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动性,日积月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应由高等数学教材的传授者变为创造者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还要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高数教师也不例外,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包括:广博的文理知识,对数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研究数学课程的新理念,学习教学决策赖以依据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教学理论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适当增减和调整,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课堂上除了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情趣横生、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的组织教学外,还要重视聚合思维,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发散素材、恰当选择发散点,通过联想生成各种知识链、方法链、命题链,通过解题回顾对问题进行引申和拓广,为此,可设“障”立“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解疑;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和不断反省的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发掘和利用数学本身内在的因素,帮助学生正确、清晰、简练地思维,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培养学生的正直、忠诚、顽强、勇气和美感,寓教育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

四、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从施予者转变为学生的交往者

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教师,都处于教学过程的“动态”之中,而学生只要进入教学实践,他们就绝对不是被动客体,他们同样是积极参与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应当看作“导演”、“导游”、“舵手”,在课堂中营造一一种“对话”情景,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有讨论和争辩,更主要的是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师生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有时学生的见解比教师更有真理性,教师本人应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子,肯定学生的正确见解,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要具有向学生请教的自主、尊重,并溶于学生,从知识施于者角色转换为与学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民主中学会民主,学生会充分感受到人格的独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也会随之缩短,师生间就能更好地沟通情感,更有利于互相促进、配合,从而愉快地达到教与学目的。

教学本身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它必然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注重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授给学生“我要学”的理念,从而使教学过程变为相互沟通,摄取思想方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