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型感冒运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各类型感冒运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临床比较

周贵萍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目的:分析各类型感冒运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的8月~2016年的8月我院收治的330例感冒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热感冒(108例)、风寒感冒(134例)与阴虚感冒(88例),在根据各类型感冒患者用药方案分为饮片组和颗粒组,对比各种疗效。结果: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各类型感冒运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当,但中药免煎颗粒更利于患者的健康,且服用方便、简单、药性稳定,极大的弥补了以往应用传统中药片剂的缺点。

【关键词】感冒中药饮片免煎颗粒

我国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阴虚几种类型,在施以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症状快速改善,避免诱发其它严重并发症[1]。关于中医中药的应用,以往多为中药饮片,是中药传统用药形式,可为中医千年传承的瑰宝,但其中也有一些不足和不尽如人意,中药免煎颗粒在近些年中医领域展露头角,获得了广泛认可,在中药应用方面很大程度弥补了中药饮片的不足。本文重点分析了各类型感冒运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4年的8月~2016年的8月我院收治的330例感冒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此340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热感冒(108例)、风寒感冒(134例)与阴虚感冒(88例),在根据各类型感冒患者用药方案分为饮片组和颗粒组,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2方法

各类型感冒患者中饮片组采用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按照传统工艺以水煎煮),颗粒状则采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来源和中药饮片相同),根据处方的比例与有效的组方含量将药量折合成对应的等效剂量)。具体如下:①风热感冒。饮片方组:生甘草3g、杭菊花3g、芦根6g、桔梗6g、杏仁6g、桑叶10g。用法:方中药物配伍后加水煎煮取汁,每天用药1剂,分三次服用,用药3剂视为1疗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2~3疗程治疗。颗粒方组:生甘草3g、芦根6g、杭菊花5g、桔梗8g、杏仁8g、桑叶10g。用法:以温开水溶解后服用,每天用药1剂,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周期同对照组一致。②风寒感冒。饮片方组:炙甘草6g、生姜9g、白芍9g、桂枝9g、大枣3枚。用法:方中药物配伍后加水煎煮取汁,每天用药1剂,分三次服用,用药3剂视为1疗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2~3疗程治疗。颗粒方组:大枣5g炙甘草6g、生姜10g、白芍10g、桂枝10g。用法:以温开水溶解后服用,每天用药1剂,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周期同对照组一致。③阴虚感冒。饮片方组:炙甘草3g、白薇3g、薄荷6g、桔梗6g、葱白6g、生葳蕤9g、淡豆豉12g、红枣2枚。用法:方中药物配伍后加水煎煮取汁,每天用药1剂,分三次服用,用药3剂视为1疗程,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2~3疗程治疗。颗粒方组:白薇3g、炙甘草3g、薄荷6g、桔梗8g、葱白8g、生葳蕤10g、淡豆豉15g。用法:以温开水溶解后服用,每天用药1剂,分早晚2次服用,治疗周期同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治疗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治疗的3d内流涕、鼻塞等症状均已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为痊愈;患者在3d内流涕、鼻塞等相关症状已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在3d内流涕、鼻塞等相关症状已有所改善,体温处于正常范围,为有效;患者在用药3d内相关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严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相加。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积极治疗,各组患者均获得相对满意的疗效。各类型感冒中颗粒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虽稍高于对照组,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各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整个治疗期间至疗程结束,各族患者并未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只有极个别胃肠偶有不适,并未影响治疗。

3讨论

感冒属临床常见病、高发病,虽在感冒发生后不少患者能够于1周内自愈,但患病期间多存在咳嗽、发热、流涕等症状,若不施以有效控制,不仅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也容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因此帮助感冒患者迅速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是治疗重点[2]。我国中医一直以来在感冒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且中药治疗感冒标本兼治、效用明显。

医药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我国传统中药的用药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制药工艺的成熟,衍生出片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剂等全新制剂,显著增加了临床用药的灵活性[3]。以往传统中药饮片凭借其丰富的药物组分和灵巧的处方变化在不少疾病的治疗领域应用广泛,但中药饮片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如产地对组方中药材所含活性成分影响较大,使得中药饮片的治疗控制难度偏大且药性有一定不稳定性;中药饮片需要较大的仓储空间,且在药材保存方面限制较多;在应用方面中药饮片需要煎煮,也别是有些方组、药材需要特出处理,操作难度大,且受到人员操作技艺的影响大;中药饮片携带不便,即使现在多在药房煎煮后分为袋装,但仍不利于患者接受[4]。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各类型感冒运用两种用药形式(即传统饮片及中药免煎颗粒)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用药效果差别并部明显,但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基础,采用现代的制药工艺经过喷雾、干燥、烘干等程序精制而成,不仅保留了传统饮片的药性及药物作用,其制药工艺也将药物的农药残留及自身还有的重金属有效的控制,同时其服用更加方便、卫生,也方便携带,也就更利于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各类型感冒运用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当,但中药免煎颗粒更利于患者的健康,且服用方便、简单、药性稳定,极大的弥补了以往应用传统中药片剂的缺点。

参考文献:

[1]胡蔓.中药免煎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77-78

[2]肖龙泉.传统中药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剂比较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7):729-731

[3]张惠,胡敏.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临床应用评价[J].西部医学杂志,2011,23(7):1355-1356

[4]刘卫红,王留针.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汤剂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2015,8(8C):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