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踝关节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对比

刘术佳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湖南安化413522

【摘要】目的:比较治疗方案的选择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实施手法整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比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促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更好的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负重关节之一,在受到外翻、内翻或外旋的暴力后均可引起骨折。目前临床对于踝关节功能的骨折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保守治疗是在手法整复后予以石膏外固定,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本次的研究中以我院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例,对比分析应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34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5-72岁,平均(50.3±6.0)岁,致伤原因:运动伤14例,交通事故伤9例,意外扭伤9例,其他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4-73岁,平均(51.0±6.5)岁,致伤原因:运动伤15例,交通事故伤9例,意外扭伤10例,其他2例。两组的上述资料比较具有良好的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保持患侧屈膝,并松弛腓肠肌,助手固定患肢小腿近端,施术者立于患肢远端,双手分别握住患肢足背及组跟上缘,以两拇指定内踝,食指及中指顶外踝,行对抗拔伸牵引,行内外踝复位,对于距骨脱位者在复位后同时纠正距骨脱位。手法整复后维持复位位置,予以“U”型石膏固定。

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硬膜外麻醉后选取卧位,在患侧踝关节外侧做纵行切口,长约8-10cm,充分暴露骨折端后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以1/3重建钢板或管状钢板进行固定。内侧做一3cm的弧形切口,暴露骨折端进行复位,复位满意后以松质螺钉进行固定,注意与骨折线保垂直。

1.3观察指标

两组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范围0-100分,总分≥92分为优,总分≥87分且<92分为良,总分≥65分且<87分为可,总分<65分为差,优良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工具为SPSS22.0软件,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表示,数据比较为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更短(P<0.05),住院费用比较对照组更低(P<0.05),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更短(P<0.05),见表1。

3讨论

踝关节骨折多是由于间接暴力引起,在骨折后可引起踝部的畸形和剧烈疼痛,并出现肿胀、皮下淤血等症状,使患者发生功能障碍,无法行走,因此需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在踝关节骨折发生后尽快的恢复解剖复位,并予以坚强的内固定,促进骨折的愈合并恢复关节的稳定性是治疗的关键。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恰当则可导致骨折端复位不良,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因此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2]。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可看出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短于观察组(P<0.05),住院费用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而骨折愈合时间长;观察组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更好的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是传统的治疗踝关节的骨折方式,该方式采用手法复位,无需开刀,具有无创的特点,且无需应用内固定物、麻醉等相关药物,患者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但是该治疗方式的难点在于踝关节的精准复位,对于医者的复位手法有较高的要求,其治疗后的稳定性较差,需保持长时间的制动状态,不利于早期的功能锻炼和骨折部位的愈合,对于韧带断裂者则无法同时处理,若复位不满意仍需采取切开复位治疗[3]。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是踝关节骨折的常用术式,该治疗方式为有创性治疗,术后的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相对较高[4]。由于切开复位固定可在直视下进行复位,术中采用钢板内固定,可获得更稳定的固定效果,对于伴有韧带断裂者可在术中同时处理,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术后的骨折的恢复,可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效果[5]。

综上所述,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较于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的住院时间长、费用高,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倪纲,黄伟杰,滕跃,等.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83-86.

[2]叶永志,张隆英,陈榆.锁扣带袢钛板与传统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7,30(5):361-365.

[3]倪纲,黄伟杰,滕跃,等.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83-86.

[4]叶嘉豪,杜绍龙,陈浩龙,等.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9):141-143.

[5]谢建新,余建,邵强,等.两种方法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2):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