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析

宋凯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石油化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与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工业管理变革的需求。适时地引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科学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的集中掌控和执行,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然。

关键词: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地加快,企业的规模化,复杂化,系统化对安全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量也成倍增加,传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手段己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通讯、电子信息网络与技术指导,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体系,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推进安全信息化已势在必行。

1.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欠缺比较科学的安全管理理论

当前,石化工企业在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未能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始终是石化企业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我国石化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如2010年至2013年这三年中,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爆燃52人死亡上百人受伤,2011年6月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油渣罐爆炸2人失踪2人重伤,这些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了我国石化行业在生产、经营、建设等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教训极其深刻。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并不具备一套完整系统的安全管理理论,这与一系列因素有关。首先,我国的石油企业发展时间相对比较晚,尚未构成系统的安全管理理论。其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的一些石化工企业在安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方面,通常欠缺项目检查制度和变更管理制度等,继而未能对石油化工生产起到规范作用。最后,执行力较弱。石化工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期间,在管理制度执行阶段,经常存在制度执行力不足的现象,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认真落实到位,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产生了不良影响。

(2)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石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时,必须要在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但是,在安全管理工作实施阶段,由于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造成技术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到石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3)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石化工企业在对安全进行管理时,需要全体员工共同的参与,因而企业在安全管理时,要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我国的石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阶段,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忽视了安全教育的地位,导致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因为安全意识较差,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极大的降低了石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据有关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石油石化产业共发生各类事故179起,事故共造成149人死亡、1234人受伤和5人失踪。从事故高发部位看,化工产业、各类型管道和石油储罐事故排在前三名,发生事故的频率分别是36.87%、28.49%和24.58%。从事故性质分类看,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近60%的份额,第三方盲目施工等外力给石油石化企业造成的事故占到17.88%,设备老化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也占到了13.97%。其中,石油长输管道被打孔盗油所造成的事故占管道事故近1/4,且环境污染损害最大。究其根本,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造成的,石化工企业在对安全教育宣传时,要严格落实,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

2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

在石化企业,首先管理者应该重视安全管理,从上而下进行安全生产的管理。故在石化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生产管理制度。第一,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在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生产责任制度。可以设置总的领导安全职责人、各职能部门安全职责人、员工等,有必要还可以设置直属单位领导安全职责等。明确石化企业总的安全责任人,以及各生产单元的安全责任人。总的安全责任人对全厂安全负责和管理,各生产单元的安全责任人对所管辖的装置安全直接负责,各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直接负责。第二,建立生产管理制度。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适合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及时启动消防处理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安全检修制度,一旦设备、工艺出现隐患应立即启动检修,将问题降低到最低值;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从员工安全教育入手,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还有安全用电管理规定、爆破安全管理规定等。

(2)建立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规程

针对石化企业每套工艺和装置、辅助公用工程设施建立编制该工艺、装置、设施的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些规程不仅要将该工艺、装置和设备操作方法、操作条件列出来,而且要将主要的危害部位、易发生事故的物料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标记出来。另外,制定异常情况时详细的紧急处理程序和应急方法。

(3)建立多级安全教育制度和全员培训制度

根据国内外研究,引发企业安全管理事故的原因除了人的素外,另一深层次原因在于组织本身安全教育制度的落实存在问题。研究表明,网内外重大事故中山于组织错误直接或接原因引起的占据总事故发生率的75%-85%。可见,减少组织错误对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根据建立的安全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具体的安全技术规程,企业定期对各级责任人进行培训。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保证每个人的安全意识不懈怠,并做好安全知识的考查和考核;定期开展岗位安全演练。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保证了岗位的每个人员都能掌握安全技术规程和作业规程,并严格执行下去。另外,全员的培训包括两方面。第一,加强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保证安全管理人员的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定期的培训不仅要取得安全管理的从业资格证书,又能提醒熟悉管理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置措施。第二,从业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基层从业人员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培训。保证从业人员经培训考核获得从业证书,保证持证上岗。从业人员要经过定期培训掌握石油加工行业的安全知识、熟悉所从事岗位可能受到的职业伤害以及出现事故的现场处置措施。另外,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专业培训获得各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书。

(4)设置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并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石化企业的相关要求,在企业内部设置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根据工艺等的特点配置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委员会主任应由企业总经理担任,负责全企业的安全工作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等。副主任由各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负责协助主任开展相关工作,保证安全规程等的落实。各生产单元均设置安全员,负责管辖区域内的安全生产。

(5)其他

安全管理措施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例如,当企业有外包业务的,外包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与本企业员工基本一致。定期组织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检查,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指导加强基础工作,做好岗位危害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削减和控制工作,检查应急演练效果。企业每年应该投入大量的安全资金,保障定期检查安全隐患的资金足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与操作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工业管理变革的需求。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石化工业的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慧晖.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措施浅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v.42;No.16604:180.

[2]张德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