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李景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李景枫

李景枫

(佛山市顺德恒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528300)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整体用电量也正逐步递增。由于电缆在电力输送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综合优越性,使得电缆已经逐渐取代了在以往城市电力供应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架空线。但是由于电缆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其铺设过程的技术要求也相对更高。本文将在对当前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现状与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技术管理方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

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电力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传统城市架空线的输电方式已经逐渐被低下电缆的新型输电方式所取代。电缆输电方式固然拥有众多优点,但是在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其最终施工质量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质量,必须优化对其施工技术的管理。

1.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现状

当前,在我国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其中主要包括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方式以及对于施工过程的整体规划。这些因素对于外网施工的影响如果不加以重视,则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在外网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在电缆管线的布设路径规划过程中往往未能进行充分的实际调查,导致在后期的电缆铺设施工中规划线路与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产生冲突,使得外网配套施工不能顺利进行。这主要是因为线路规划对于施工现场的调查准确度不够,以及对于单体管网的规划过程中未能对于其在实际建设中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科学整体的分析。

另一方面,是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质量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电缆的前期铺设工作完成之后,比较容易受到后期管线建设施工的影响,对电缆管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2.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的关键技术

目前在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对于电缆铺设的主要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直埋铺设、穿管铺设、浅槽铺设以及电缆隧道铺设。就这四种主要电缆铺设方式进行综合比较而言,直埋铺设方式优势相对较大,因此它也是当前最为常用的电缆铺设方式。当使用直埋铺设的方式进行施工时,应该尤其注意以下两个技术问题[1]。

一是在进行电缆直埋作业时,首先应该对于电缆与地面高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需要将埋设深度控制在0.7m以上,并且在进行电缆槽的挖掘过程中保持其内部清洁性,避免杂物对电缆造成破坏。其次在电缆槽底部进行软质土的铺设作业,铺设厚度应该保持在10cm以上,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缆运作环境的稳定性。再次,在电缆的铺设过程中,应该使电缆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度,这是为了避免电缆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电缆的松弛程度应严格控制在其全长的0.5%-1%之内,在电缆铺设完毕后再在其上部铺设10cm的软土。

二是在应用直埋方式进行电缆铺设的管线路径上存在公路等已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时,则应该采用塑料或者钢管对电缆进行保护,避免通行车辆对其造成破坏。此外,电缆的保护管道应该较公路宽度更长,具体应将其超出部分的长度控制在2m左右,并且在保护装置的表面进行相应的防护处理,加强电缆管线的整体可靠度。

3.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措施探究

3.1提高配电网施工技术管理的可靠性

提高配电网施工技术管理的可靠性对于优化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对其技术管理的可靠性。

在进行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施工情况建立一个专业的工程施工监督管理机构。监督机构能够有效地将施工过程中的权责进行整体优化分配,并将其班具体落实到个人身上,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此外,设立工程监督机构还能有效促进工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减少因为具体施工操作不符合相关要求而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

其次,在进行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之前,应该成立一个相应的施工指挥小组。小组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且拥有比较丰富的电缆铺设作业经验。在保证施工指挥小组成员综合素质较高的基础上,对于具体施工环节进行综合调度指挥,将前期制定的施工计划加以落实,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合理有序的进行。此外,还应该定期召开关于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的指挥以及技术管理工作会议,对于不同阶段的施工进展以及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更好解决施工中产生的技术问题[2]。

最后,对于进行配电网进行技术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其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素质的全面比较,主要是其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实际技术管理经验上的考量。在其中挑选出综合条件较为优秀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进一步提升配电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可靠性。

3.2增强外网施工规划的可行性

在进行具体的外网工程施工前,合理的整体施工规划是关键环节。在我国的外网管线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划中的位置或路线进行电缆的埋设作业,这就使得外网施工规划中的可行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外网施工设计规划中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单项设计,二是整体设计,提高外网施工规划的整体可行性应高从这两方面同时进行。

一方面,为了提高外网管线施工规划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应该对于整个工程的规划要求以及基础设施的功能分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对于之前已经建设完毕的其他市政基础管线设施的线路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以充分掌握外网管线施工场地附近的实际情况,在前期的施工规划中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于实际管线铺设作业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外网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兼容并存,所以其涉及的专业技术范围较广,并且其技术差异较大。所以在施工方案的整体设计规划中,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压让无压,二是先内后外,先深后浅。例如在输水管道的建设过程中,一般是利用自然地势进行无压输水作业,而不会使用机械增压,这就使得整个输水系统的建设对于地形地势具有较高要求,其他管线应该让其优先通过。所以遵循上两个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外网实际施工中与其他基础管线或设施产生冲突,可以有效节约公共资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3.3注重外网施工过程的整体性

所谓注重外网施工过程的整体性,一是在对于具体施工的指挥过程中,应该遵循统一指挥,协调一致的原则。由于在外网施工的整个环节中,施工分组较为繁杂,并且由于主体工程尚完成。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统一有效的调度管理,往往会造成各个施工队伍的各自为战,工程进度难以统一。所以对于各个分支工程的施工,应该在遵循整体设计施工规划的基础上,由相关的施工监理机构对于各个施工小组的各自进行统一的指挥调度,以保证外网施工能够合理有序地高效进行[3]。

此外,由于外网配套施工一般是在主体工程的收尾阶段进行,所以在其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部分施工场地不能进行充分利用,与其他工程产生交叉的现象。这种多个工程交叉作业的现象将会严重阻碍外网配套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应该对此情况进行预先评估,并且进行相关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队伍应该严格根据施工制度进行作业,对于违反施工指挥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及时严肃的处理。

4.结语

当今电力工程中的外网配套工程施工对于完善城市电网建设,保障城市电量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外网配套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在对其施工技术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其技术管理的可靠性,整体规划的可行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性进行加强,这样才能促进对于10kV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雄.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初探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2(1):14-17.

[2]廖文环.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初探[J].价值工程,2011,29(30):253.

[3]郭志坚.有关电力工程外网配套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电子制作,2013,19(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