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体验式阅读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谈谈体验式阅读教学

王燕

谈谈体验式阅读教学

王燕

(渠县流江初级实验中学四川渠县635200)

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精心选择的文章所构成的。其实对这些文章的教学法是存在诸多的弊端的。例如用“标准式”的答案会僵化学生思维,用我们最擅长的讲解分析,把血肉丰满的课文支解成七零八碎的知识拼盘,败坏了学习语文的胃口。那么我们到底如何去对这些文章教学呢?现在就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性阅读教学的感受归纳于下。

“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表达课程理念时使用的频率较高的词语之一。那么什么是体验呢?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主体把握和理解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其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体验超越经验,在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体验学习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知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环视我们周围,很多孩子恰恰缺乏对知识的自我发现和亲身体验,缺乏探究的动机、兴趣和习惯。他们失去了自我,没有张开自己的观察世界的慧眼,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如果老师没有说达,他们就束手无策。有这样一个例子:

甲班和乙班的学生都在学习画苹果。

甲班的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苹果,孩子们摸摸、闻闻、看看、尝尝,兴奋极了。可是他们第一次画出来的根本不像苹果,有的像梨,有的像桃……第二次渐渐有了点像苹果的样子。到了第三次,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画的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通红,有的青绿,因为他们得到的苹果各不相同。

乙班的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苹果。并仔细分析它的形状,讲解作画的步骤。结果乙班孩子第一次就成功地完成了作品。他们画的苹果大小、形状甚至颜色都与黑板上的一摸一样。

但是甲班孩子画的是自己的苹果,乙班孩子画的是老师的苹果。

这就是“体验学习”,这就是“不教而教”的艺术。

那么体验性阅读教学应注意什么呢?我觉得应该从如下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

语文教材的编排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读起来朗朗上口者较多,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感受。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创设情景,尊重并鼓励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挖掘情感因素,升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如我在教《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时,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外,还专门用两节课的时间用于朗读训练。第一节课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第二节同学们自己揣摩各种人物的语言口吻和心理。这些活动的举行让同学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各种人物的形象。

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人对一篇文章的体会也不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会有差异,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课文。

2.创设情景,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引入课堂

初中生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难以“入境”。他们往往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展现课文内容,将学生带人意境中去并充当角色,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3.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我们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介绍鲁迅先生。又如,在教七年级上册《夏感》时正值夏季,我让同学们周末来到田野里亲身体验夏天,写出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开发课外教学资源,勇于冲破教室的樊笼,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社会生活,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思考。用亲身体验去连接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神奇的语文学习境界。

4.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丰富体验

阅读活动中,一方面读者受读物的客观制约,另一方面读者又不是简单的接受读物内容,而是自觉地参与对读物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创造,特别是对阅读材料中由于省约号或空白等造成的模糊现象更会做出种种补充和拓展,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

例如在教《石壕吏》一课时,我让学生续想老妇人与老翁送别时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老翁的无耐和老妇人心情的悲凉。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维启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简单的说教,更不能一味的灌输,而应该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体验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使用语言的本领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5-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