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黄子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房建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黄子寿

黄子寿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福建省福州市35000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房建桩基础施工质量,提高房建施工的总体质量。施工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桩基础施工工作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从基础上控制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质量,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本文就房建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建;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桩基础质量会对建筑结构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桩基础质量。

1常见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1.1人工挖孔桩技术

此种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来进行桩基础桩孔的挖掘,采用此种桩基础施工技术无需复杂的桩基础挖掘设备且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较低,但是由于人工挖掘桩孔的深度不深,因此其多应用于高度较低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桩基础的施工中。在人工挖桩孔的施工过程中多按照以下的流程进行施工:清理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确定桩孔的位置-放线-桩孔的挖掘(挖掘深度为1m)-在比地面高20cm的井圈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1.2钻孔浇筑桩技术

此种技术在对桩孔的挖掘过程中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在现今的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应用较多且较为广泛,在施工时遵照先孔后桩的施工原则,在桩孔的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各桩孔之间的间距以避免过近而导致挖掘的桩孔塌陷,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钻桩孔的过程中需要对桩孔周边的土壤进行实时检测,确保桩孔的斜度和变形量保持在合理的监控范围内,在完成了桩孔的钻孔作业后需要对桩孔进行清理,避免杂物的存在而对后续桩孔的浇筑质量造成影响。

1.3静压桩技术

静压桩技术是一种直接成桩的施工技术,在其施工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静力压装机将成型的桩直接压入到项目地点之中,此种技术的优点在于施工的成本较低、噪音较小、易于检测。在静压桩的施工过程中要按照以下的施工流程:测定定位桩的位置-定位静压桩的桩心位置-调整桩尖角度与位置-压桩直至桩进入到地面中且桩顶接近地面。

2房建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房建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将会直接影响房建的后期施工工作,所以必须严格把关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桩基础施工是一项复杂性较强的施工项目,施工的工序较多,工艺复杂,施工条件较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就是施工前的桩基础的设计工作。在进行设计工作前,设计人员务必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型。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施工材料也需要严谨进行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不仅与施工技术相关,还和施工材料相关。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时候,需要选择质量过关的建筑材料,还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从基本上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测量放线工作要做好,确保桩的位置按照施工图纸准确放置。其次,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因素影响桩的承载力,如桩断裂、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等等,要马上停止施工,把存在的问题解决,符合施工要求后才能够进行下一项施工项目。

3房建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做好施工准备

一个完善的前期准备是施工能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的前提。桩基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有:经验丰富的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及设备,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选好施工材料供应商,提前进场各种原材料;对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等。

3.2加强施工管理

在管理人员方面,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成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设定明确的质量监督标准,安排经验丰富的专职质检人员负责质量监督和管理,按照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具体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整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不仅要加强施工组织检查工作,同时还应重视监理工程师质量检查工作,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尤其是经后者检查,确认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如果发现结果不达标,则应该根据施工规范进行相应处理,尤其要做好对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3.3防止接桩处松脱开裂的质量控制

接桩处经过锤击后,出现松脱开裂等现象。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和油污等。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时,连接铁件不平及法兰平面不平,有较大间隙,造成焊接不牢或螺栓拧不紧;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肉中夹有焊渣等杂物;接桩方法有误,受时间效应与冷却时间等因素影响。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时,硫磺胶泥配合比不合适,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熬制,以及温度控制不当等,造成硫磺胶泥达不到设计强度,在锤击作用下产生开裂。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接桩处产生曲折,锤击时接桩处局部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上下桩对接时,未做严格的双向校正,两桩顶间存在缝隙。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检查校正垂直度后,两桩间的缝隙应用薄铁片垫实,必要时要焊牢,焊接应双机对称焊,一气呵成,经焊接检查,稍停片刻冷却后再行施打,以免焊接处变形过多。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后才能使用。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法兰或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帖,焊接或螺栓拧紧后,锤击几下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焊、螺栓松脱、硫磺胶泥开裂等现象,如有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3.4防止桩顶碎裂的质量控制

在沉桩过程中,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坍塌,甚至桩顶钢筋全部外露打坏。钢筋与混凝土在承受冲击荷载时,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桩顶容易发生严重碎裂。桩身外形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机具选择或使用不当。打桩须根据断面、单桩承载力和工程地质条件来考虑。桩顶与桩帽的接触面不平或桩沉入土中时桩身不垂直,使桩顶面倾斜,造成桩顶局部受集中应力破损;沉桩时,桩顶未加缓冲垫或损坏后未及时更换,使桩顶直接承受冲击荷载。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深度过大,施工机械或桩身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发现桩顶有打碎现象,应及时停止沉桩,更换并加厚桩垫。如有较严重的桩顶破裂,可把桩顶剔平补强,再重新沉桩。

3.5防止桩身断裂的质量控制

桩身在施工时发生较大弯曲,受反复集中荷载的影响,当桩身无法承受抗弯强度时,便会出现断裂。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断桩,应立即同设计人员一起研讨补救措施,参考上部荷载等因素,采用适宜的补桩方法。对于条基补一根桩的情况,可采取轴线内、外补的做法,如果是补两根桩,可采取断桩两侧补的做法。对于柱基群桩的情况,补桩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承台外对称补桩,另一种是承台内补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桩基础具有诸多优势,不仅适应性强,而且施工简便,再加上具有成本适中等特点,因而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且良好地应用。桩基处于建筑工程结构的最下面部分,同时又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高低会对上部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保证桩基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以及实际要求,在建筑施工中重视和做好桩基础质量控制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李保文.四川水泥.2017(08)

[2]浅析在建筑中桩基工艺的要点[J].钟桂芬.四川水泥.2017(08)

[3]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王伟.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