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油果糖致静脉炎发生原因及相关防治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析甘油果糖致静脉炎发生原因及相关防治护理

王婷婷

王婷婷(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618000)

【摘要】通过分析甘油果糖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综述相关防治护理措施,为降低静脉炎发生率,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合理、安全用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甘油果糖静脉炎原因防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051-02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穿刺静脉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和疼痛,皮肤下出现红线,严重者静脉可出现索条状改变和结节。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效果。甘油果糖注射液是一种复方制剂(主要活性成分:甘油(C3H8O3)、果糖(C6H12O6)与氯化钠(NaCL)),是一种高渗制剂,通过高渗透性脱水,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了解甘油果糖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采取多种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使此药物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现报告如下:

1甘油果糖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1.1药物作用

静脉炎的发生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Ⅰ型变态反应有关[1]。

1.1.1pH值正常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并诱发血小板聚集和继发的血栓性静脉炎的链式反应[2]。而甘油果糖pH值为3.0-6.0。

1.1.2药物浓度甘油果糖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比为6.5~7.5,为高渗性液体,药物浓度高,刺激性也就大,高浓度的药物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进入血管内,也是甘油果糖诱发静脉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1.1.3血浆渗透压的升高血浆渗透压的升高是导致静脉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输入高渗液体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渗透压随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产生静脉炎[3]。

1.1.4输液速度静脉用药滴速过快,或用药时间间隔不足,致使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高,超过了其缓冲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内膜受刺激[4],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1.2机械刺激及感染因素

在同一血管周围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炎也是静脉给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血管周围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及血管内瘀血现象[5]。硅胶管在血管内留置时间太长也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化学炎性反应[6];或不按时更换敷贴,易使微生物侵袭而引起静脉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也是引发静脉炎的重要因素[7]。

1.3微粒因素及物理因素

引发静脉炎的微粒主要来源于药液本身的结晶、输液器具、不当的配液加药操作环节等。另外药液的温度及理化性质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8]。

2预防措施

2.1控制滴速

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本品静脉滴注时,成人一般一次250~500ml,一日1~2次,每次500ml需滴注2~3小时,250ml需滴注1~1.5小时。输注前后,静脉滴注20m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局部静脉内的残留液,使渗透压降低,同时采取局部热敷,从而减轻高渗液体对局部血管的化学性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9]。

2.2掌握药物的性质,密切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在使用甘油果糖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在联合用药时,应先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安全用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2.3严格控制微粒的输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药时避免反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头以减少橡胶微粒[10];同时使用具有终端滤器的输液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2.4正确选择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技术,提倡使用套管针,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

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的损伤。在使用甘油果糖时,血管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及静脉瓣,防止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静脉输液应遵循避免选择患肢和下肢血管的原则,因下肢静脉瓣多,血流慢,而患肢静脉回流障碍,输液时加大发生静脉炎的可能性。同时减少硅胶管血管内留置时间,及时更换敷贴,穿刺部位彻底消毒,也是预防静脉炎的正确方式。

3治疗护理措施

3.1红外线照射

红外线照射能使局部组织逐渐升温,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可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松弛肌肉,消除病患处疼痛症状;同时加速代谢过程,有利于代谢物和病理产物消除,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具有消肿、消炎、镇痛的作用,使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

3.2局部热敷法

3.2.1热敷可促进组织吸收,给予热水袋(40~50℃)热敷穿刺局部,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缩短甘油果糖在局部的停留时间,从而减轻局部淤血。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3.2.2硫酸镁湿敷因25%硫酸镁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痉挛,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三磷酸腺苷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明显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

3.3中药外敷

中医治疗静脉炎主要是以清湿热,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为主。

参考文献

[1]欧丽萍.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7,6(218):1599.

[2]KathyKokotis.Preventingchemicalphlebitis[J].Nursing,1998,28(11):41.

[3]黄春英.654-2治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J].护士进修杂志,1996,1(3):39.

[4]吴勤,王鹏巨.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2):41.

[5]任旭东,曲在屏.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炎及周围组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

[6]覃利华.静脉给药并发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和防治进展[J].医学文选,1999,18(2):285.

[7]王江滨,李丽华,付薇.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护理研究,2006,20(9):2453-2454.

[8]李娜,孙晓红.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07,28(1):132.

[9]王淑霞.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静脉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及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3):206-207.

[10]秦秀丽,商月娥,徐今宁,等.临床治疗中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159-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