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诗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优化诗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王全福

王全福

〔摘要〕学习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本文从朗读兴趣的培养、电教媒体的运用、品味语言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古诗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教学经验。

〔关键词〕古诗教学朗读语言意境拓宽阅读

古典诗词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髓,以其独特永恒的魅力吸引、陶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古诗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而且古诗词中的警局妙语,其思想精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也能产生非凡的影响。本文就古诗教学略谈点个人意见。

1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好处,从而抉择作者的意境和形象。朗读还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另外,朗读还可以读出作品的内在的神韵,读出作品流动的美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古诗词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意境的深远是品味“味”出来,语言的品味中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引领学生走进古诗词这民族独特的文化,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入情。所以,在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大量的朗读时间,让他们读透,读懂,这时候我也试图通过讲解来诠释诗词背后的政治背景,复杂的社会原因,以及诗词作者由于政治原因隐藏起来的浓重的情感,但是,这样的诠释,对更多的孩子,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社会阅历,还没有到理解政治的年龄,说地太多,简直就变成了天方夜谭!所以,我由最开始的口干舌燥的讲解,变成了饱含真情的范读,朗读,激发读,深情地读。也许正是这样真情的读,他们的领悟能力,大大提高了。

2运用电教媒体再现情景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把学生带入语言描绘的境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登鹳雀楼》时,我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启发想象。开始,我用动画演示一个个广柔的空间,此时夕阳依傍连绵的群山,黄河远去,滔滔入海———在浩瀚的天地间,景物有远有近,色彩有浓有淡,一个动静交错、气势磅礴的绝妙境界,启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使他们越读越觉的心旷神怡,不由自主的进入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境,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接着。我演示了“诗人更上一层楼”的画面,通过观察想象,学生很自然地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体验,明白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3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诗歌讲究“炼字”,古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之说,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美谈,都说明遣词炼句的讲究和艰难。讲授诗歌要注重品味语言,赏析诗句,整体把握。如“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又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有三层境界,“孤帆”一层,“运影”一层,“碧空尽”又一层。①老朋友孟浩然坐船走了,渐渐地,连他的船也望不见了,只能望见孤帆一片,李白还在岸上望着。②直到孤帆也看不见了,只看见隐隐约约的帆影,李白还在岸上望着。③最后连帆影也在碧空里消失了,李白还在岸上望着,只看见长江默默无语地在天边流着。这是多么深厚多么感人的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炼字用词要有选择地讲一讲,因为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古诗词在这方面很讲究,例子很多,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春江水暖鸭先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都是很值得细细品味。

4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如凭借描绘、伴音朗读、简笔图示以及电教媒体等手段,向学生描述自己在诗中所看到的生活画面,尽可能达到传神的地步。

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以浓蕴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共鸣。果真如此,定能提高悟性悟性。

5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总之,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教学方法主要是朗读、背诵。品评、通过朗读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品评得其精要,进而背诵,加深理解,积累语言。如能这样,可以期望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王川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