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A、V管道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肝内A、V管道的调查、分析

刘坤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刘坤邮编675005

【摘要】3DCT、螺旋CT能全面、清晰显示肝内血管立体图像,而且3DCT显示的肝内血管活灵活现,酷似标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MR在血管内特殊的流动效应成像,方法多、无创伤,显示肝内血管的干、支配布。我们利用从医学采取集的MRA、3DCT影像图资料,对楚雄地区彝族肝内A、VR的配布调查,以期达到对肝内A、门V分布得到更广泛、更翔实的数据,DSA动脉血管造影可显示肝A和肝门静脉并行的“双血管”造影,调查肝内动脉和肝门静脉影像干、叶、段支形态、位置、行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翔实肝内血管配布依据。

【方法】36例肝内A、V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图进行分布调查,一是观察主干的位置关系;二是调查在肝内的分支行向和注入关系。三是调查伴行血管的数目比例。

【关键词】肝V、肝门静脉、肝动脉、肝管

【结果】

1、肝V按回流血范围、同级管径大小分肝大V、肝小V系。

1.1肝大V系大部分属肝内静脉,最后汇集成肝左V、肝中V,经下V窝上端出肝后入下腔V。

36例中,有22例肝左V与肝中V合干,合干长度平均14mm,最短合干长度9mm,最长合干长度15mm,占72.2%。

1.11肝左V位于后外左方,其接受属支是:

上根:位于左外上方,向上汇入左肝V上端,36例皆有,有左外肝叶上段V注入。

下根:位于左外下方,向上汇入左肝V下端,36例皆有,有左外叶下段V注入。

右缘支:位于右外缘,向上汇入肝V上段,36例皆有,有肝右缘V注入。

左叶间支:位于右外后方,向上汇入肝左V中段,36例有35例,有右内叶V、左外叶V注入。

左内侧支:位于右内上方,向右上汇入肝右V中部,有右肝内上V注入。

1.12肝中V位于右内后方,其接受的属支是:

左根:位于左内下方,向右汇入肝中V下端,36例皆有,有左内叶下V注入。

右根:位于右前下部,向左汇入肝中V下端,36例皆有,有右前叶下V汇入。

左支:位于左内上方,向右汇入肝中V中部,36例皆有,有左肝上V汇入。

右支:右前上方,向左汇入肝中V中部,36例皆有,有右前上V注入。

1.13肝右V后外右方,其接受的属支是:

上根:位于右后上方,向上汇入肝右V下段,有32例,有右后上段V注入。

下根:位于右后下方,向上汇入肝右V下段,有25例,有右后下段V注入。

左缘支:位于右外方,向上汇入肝右V上段,36例皆有。

左前上支:位于右前上方,向上汇入肝右V上段,36例中出现20例,有右肝前上V注入。

2、肝固有动脉按分支供血范围、干支、叶支位置、段支供血部位。

36例中28例左、右干支分叉处距肝门3.5mm、6例距肝门4.6mm、2例距肝门4.8mm,干支分叉点77%位于胆总管与肝总管汇合点之间,干支较肝门V汇合点位置略较低,16%位于肝总管起始点水平,5.5%位于胆总管起始水平。平均肝固有A右干支长度32.2mm,肝固有A右干支长度34.6mm,最短肝固有A右干支长度18.1mm。肝固有A左干支平均长度24.1mm,最长肝固有A左干支28.2mm,最短肝固干支有A16.1mm。肝固有A右干支多在肝右管和门V右支之间转向右上达肝门横沟右端分前、后叶间A的36例叶中达32例,占0.89%;肝固有A右支干在肝右管浅面转向右上达肝门横沟右端分前、后叶间A者2例,占5%;肝固有A右支干在门V右支深面转向右上达肝门横沟分前、后叶间A者有4例占13.8%;肝固有A干36例中,有15例,占42.8%;肝固有A左干支进肝门横沟左侧分支左内叶A和左外叶A36例皆有,左干支位于肝门V左支横部前上方的有26例占72.2%,左支干部位于肝门V前方的有6例占16%,左支干部位于肝门V后方者有2例占6%。肝固有A左支干在肝门横沟左端分左内A和左外叶A,36例皆有,占100%,左内叶A和左外叶A经左肝管和肝门V左支间进入肝左外叶和肝左内叶。

2.21左内叶动脉左内叶A36例有30例经门V左支横部前方进入左内叶,占83.3%;左内叶A有4例经门V左、右支之间进入左内叶,占11.1%;左内叶A有2例经肝门V后方进入左内叶,占0.56%。

2.22左外叶动脉左外叶A36例有23例占63.8%,35例经肝门V左支角部的深面或浅面向左拐分外上段A和外下段A,并伴随左外叶上段肝管和左外叶下段肝管分部于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占97.2%。

2.23右前叶A右前叶A36例中有34例经同名肝门V支内侧,占94.4%,2例经肝门V外侧,进入肝右前叶,占0.56%。

2.24右后叶A右后叶A36例中有30例经同名肝门V支浅面分上、下段A,占83.3%;6例经同名A深面分上、下段A,占16.7%,分别进入后叶上、下段,占16.7%。

2.25尾状叶A尾状叶A36例中,发自肝右干支者17例,占47.2%;发自肝左干支者8例,占22.2%;发自肝中A者5例,占16.7%。

【讨论】

1、肝左V与肝中V合干形式注入下腔V36例中有22例,占72.2%﹥65.7%,肝左v与肝中V合干长15mm,超过10mm;左叶间V36例有32例,占88.8﹥85.4%。36例中肝左V引流右缘支V、左叶间V、左外叶V、左内叶V36例皆有,占100%。符合肝左V引流左外叶和部分左内叶的一般记载。肝中V左、右根合干占100%﹥90%,与90%左、右根合干记载有一定差异。引流范围有肝右V前上V、肝左V右缘V注入,引流大部分左内叶和右前叶左半肝V血。肝右V84.7%﹥75.0%,与75.0%肝中V的合干记载有差异。36例中右前上V和右缘V36例注入,上、下根均注入肝右V,且引流右前上支和右缘支V血。

2、肝固有A右干支36例中32例皆有,占88%﹥81.0%;肝固有A左干支36例中有15例,占42.8%﹥39.0%。右前叶A36例中有34例经同名肝门V内侧进入肝右叶,占94.4﹥88.9%;右前叶A有2例经肝门V外侧进入右前叶,占0.56%﹤0.87%;右后叶A36例中有30例,占83.3%﹥81.0%,经同名肝门V表面进入肝右后叶者34例占83.3%,有6例经同名V深面进入右后叶,占16.7%。左外叶A36例中有23例占63.8%,左内叶A36例经肝门V左支横部前方进入左内叶,占83.3,部分经肝门左、支间或后部进入肝左内叶;左外叶A36例有35经肝门V左支角部表面或深面左转进入左外叶,占97.2%。尾状叶A发自肝右A17例47.2%﹥35%,由肝固有A左支分出8例占22.2%﹥12%。

3、肝固有A、肝门V、肝管组成的管道系统在肝内的分与分布基本一致,肝动脉干支与肝门V干基本1:1比例关系,肝A叶支与肝门V叶支1:1~1:2比例关系,肝A段支与肝门段支1:1~1:3比例关系。按三种管道在肝内的分支,尤其肝固有A和肝门V的叶、段支及供血范围,可作为顺时针方向将肝为分叶分段的基础。

4、肝DSA血管造影,检查肝门静脉癌栓,肝A-门V瘘等具有独特优势,研究影像肝内A和肝内门V的叶、段支,特别是研究叶、段支形态、行径对血流速度、血流形态的影响,血栓形成的好发部段,肝内A支与肝内门V支并行的位置情况、数目可能开成的血管瘤、AV瘘类型、形态有发病结构意义。

【参考资料】

1、肝内解剖和影像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2期

2、肝脏分段解剖的新认识《世界消化杂志》2008年3期

3、肝内动脉的X线解剖学研究与肝癌介入治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4期

4、肝内动脉的解剖学研究观察及其临床意义《中国解剖学杂志》199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