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子宫切除16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产科子宫切除16例分析

李娟

李娟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昆明654100)

【中图分类号】R71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88-02

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指产前、产时及产后切除子宫的手术。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特别在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常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1位。产后出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是10.5%,死亡率为1%,每年引起132000例产妇死亡。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1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产后出血引起的死亡占到50%以上。[1]

产科子宫切除术就是为了挽救孕产妇生命,而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控制剖宫产术中、术后或产后因某种因素引起的难以控制的子宫出血。现对我院近10年来因产科出血而行子宫切除的16例病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分娩产妇16347例,子宫切除16例,发生率为0.098%,产妇年龄16~42岁,初产妇6例,经产妇10例。孕周为36—42周,其中阴道分娩后行子宫切除术1例,占6.25%;剖宫产术后立即行子宫切除术15例,占93.75%。

2结果

2.1子宫切除术指征16例均因子宫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由于胎盘因素的8例。其中包括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5例;子宫破裂2例(其中1例为疤痕子宫破裂,另1例卫生院静滴缩宫素试产);羊水栓塞1例。

2.2子宫切除术及并发症15例为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因羊水栓塞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步骤按常规步骤进行。因患者多处于休克状态,故手术者应熟练操作,动作迅速,注意止血。术前并发症为失血性休克、术中并发症主要为手术出血,出血量多在1500-3000ml(产科出血的诊断标准以临床常用的容量法加用目测法综合计算)。

2.3分娩方式及母儿预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1例,剖宫产分娩子宫切除15例。母亲无一例死亡,输血率100%。胎儿存活13例,死亡3例(子宫破裂2例,胎盘早剥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3.1重视孕产妇保健加强计划生育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及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胎盘粘连是严重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由于子宫基底层蜕膜的缺陷,胎盘绒毛在种植的过程中可能穿透底蜕膜,形成胎盘粘连,如进一步深入子宫肌层甚至形成胎盘植入,当绒毛穿透整个子宫肌层,甚至侵入膀胱、直肠、阴道等子宫周围器官称为胎盘穿透。这一类的胎盘植入异常通常统称为胎盘粘连。不同的资料报道胎盘粘连的发生率为1/2510~1/533,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增加,瘢痕子宫的增加,胎盘粘连呈明显上升趋势。刮宫次数的增加,高龄产妇的增加也是胎盘粘连的高危因素。[1]胎盘因素是造成难以控制的产科大出血的首要原因,其中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伴或不伴有胎盘植入是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由于近年来人工流产和剖宫产的不断增加,有报道认为剖宫产者发生胎盘植入的风险是无剖宫产史的3.5倍[2]。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减少下次妊娠发生胎盘粘连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的病因基本相同,故70%的胎盘植入合并有前置胎盘,从而导致产后出血,子宫穿孔,使子宫切除的机会增加。所以要降低子宫切除发生率,就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避孕,实行计划生育,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3.2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子宫收缩是子宫乏力的常规处理。催产素的应用、按摩子宫、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欣母沛、子宫捆绑术及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处理产后出血的新办法。经过以上处理,多数患者可度过难关,保留子宫。

3.3另外,个别基层医疗单位接生技术不规范及使用催产素剂量方法不当,造成子宫破裂是产科子宫切除的另一重要原因本组资料显示,子宫破裂2例。随着剖宫产率增高,再次妊娠子宫破裂发生几率有递增趋势,势必导致子宫切除发生率越来越高。所以,加强孕产期保健,防治产科严重并发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对降低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极其重要。

同时合理使用缩宫素,严格掌握缩宫素在产程中使用指征、剂量浓度及滴速,严密观察,避免缩宫素使用不当造成的子宫破裂。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目的主要为止血,手术时患者多数处于危重状态,出血多,手术应尽量选择次全子宫切除术,力争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保留部分下段子宫及宫颈,日后少量的月经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起着一定的安慰作用。但对于羊水栓塞、DIC、子宫破裂累及宫颈,以行全子宫切除为宜。对于剖宫产术后晚期大出血,宫缩乏力、胎盘植入、粘连等引起的出血经多种措施处理后仍效果不佳,在没有充足的血源或急诊子宫动脉栓塞的条件下,应果断采取子宫切除术,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手术虽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也留下了失去生育能力的问题,给年轻患者带来一定的身心伤害。为了减少和避免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应注意做好以下方面:(1)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2)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3)正确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和剖宫产的时机,提高剖宫产术的质量。(4)避免社会因素和医源性的剖宫产,努力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肖兵,熊庆.产后出血诊疗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1(26):2~4

[2]王莹.围产期子宫切除32例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3(1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