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苏成舜

苏成舜睢宁县中医院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运用雷贝拉唑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和溃疡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有效率和治疗4周后胃镜检查溃疡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雷贝拉唑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溃疡的愈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效果,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中图分类号】R714.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23-01

消化性溃疡为我国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以胃部和十二指肠为主要发病部位的慢性溃疡性疾病,导致消化性溃疡形成的因素较多,最基本的为酸性胃液对患者黏膜的消化作用,患者在临床上具有反胃、嗳气、烧心、上腹部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1-2]。为了更好的对消化性溃疡实施治疗,本文选取2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6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雷贝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和探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患者6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肾、肝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22岁,平均年龄为43.4岁,病程在6个月~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8年,胃溃疡患者有29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有23例,复合型溃疡患者有16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样本间差异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给予患者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雷贝拉唑每天服用1次,剂量为20mg,在早餐前空腹食用,阿莫西林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1.0g,甲硝唑每天2次,每次剂量为0.4g,连续治疗4周。

1.2.2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治疗,奥美拉唑每天服用2次,每次剂量为20mg,在早、晚餐前空腹食用,阿莫西林每日2次,每次剂量为1.0g,甲硝唑每天2次,每次剂量为0.4g,连续治疗4周。

1.3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评定标准:患者治疗1周内反酸、烧心、上腹疼痛和嗳气等症状消失为有效;患者治疗1周内反酸、烧心、上腹疼痛和嗳气等症状有所改善为好转;患者治疗1周内反酸、烧心、上腹疼痛和嗳气等症状与治疗前无差别为无效;有效率=(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

溃疡愈合评定标准:患者治疗4周后胃镜复查结果为溃疡愈合、炎症消失为显效;患者治疗4周后胃镜检查结果为仍有炎症,溃疡面积减少50%以上为有效;患者溃疡面积减少不足50%为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研究中数据运用SPSS18.O统计学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和比较,=治疗效果采用例数(n)和百分数(%)标识,当P<0.05是表明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观察组共34例患者,其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的有19例,临床症状治疗好转的有13例,临床症状治疗无效的有2例,其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共34例患者,其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的有13例,临床症状治疗好转的有16例,临床症状治疗无效的有5例,其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为85.3%,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疗4周后胃镜检查溃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溃疡愈合情况分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多由患者胃肠道侵袭因素的增加以及机体防御不足所导致,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且治疗药物的品种较多,作用的机制各有不同,具有治疗效果上的差异性,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质量,就应该对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分析[3]。

雷贝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对胃黏膜壁细胞膜上质子泵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减少了基础胃酸分泌和乙酰胆碱、胃泌素、组胺以及食物等导致的胃酸分泌,具有较少的稳定性和较佳的药物生物利用率,在联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实施治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以巩固临床治疗的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药物[4]。在本次试验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有效率和治疗4周后胃镜检查溃疡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雷贝拉唑的运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溃疡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溃疡的愈合,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效果,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王少玲;林文;魏德新;.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9(15):185-186[2]朱增柱.奥美拉唑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6(19):68-69[3]孔丽琴.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4(01):45-46[4]陈燕芳.雷贝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18):2438-2439作者简介:苏成舜,男,(1968-2-),江苏省徐州市人,本科,主治医师,睢宁县中医院内科,邮编: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