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负压吸痰的有效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重症患者负压吸痰的有效方法

高海燕

高海燕

(兴安盟人民医院ICU内蒙古兴安盟137400)

【摘要】吸痰要按照需要,充分雾化,选择适合的吸痰管,并非越粗越好。对于张口呼吸和脱机后的患者可以采用面罩氧驱动雾化吸入器,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管不可插入过深;需要鼻饲的患者要吸痰后给气囊内充气35ml,再行鼻饲。

【关键词】重症患者负压吸痰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R40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19-02

吸痰时机:原则为有痰就吸雾化前后吸。如果吸痰操作不当,以及过于频繁,可造成诸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率失常、血压升高、气道黏膜损伤、颅内压增高、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及感染。为了探讨正确有效地吸痰方法,确保病人安全,观将为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1吸痰的基本要求

1.1及时按需吸痰,如果患者痰液较多,按照吸痰的要求,12小时吸痰一次,显然不能及时清除全部呼吸道分泌物,所以要看到呼吸机显示气道高压报警,或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患者有呛咳等都应该及时吸痰。

1.2做好吸痰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是痰液粘稠的患者,要在吸痰前给予翻身、叩背、充分的气道湿化,或者做好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如果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加温加湿,温度在37℃左右,湿度100℅.充分的湿化有利于气管壁的纤毛运动,痰液稀释,更容易吸出。如果痰液粘稠张口呼吸的患者,经2年近100多例的观察发现,使用氧驱动面罩雾化吸入器,加蒸馏水吸氧能使痰液稀释易如排出,更能湿化气道,缓解张口呼吸的口干等不适,患者感觉舒适,并且能提高氧饱和度.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有创或者无创脱机习惯过程,明显改善缺氧,增加了成功脱机的机会,现已经应用熟练,但是掌握好适应症。

1.3吸痰管的选择:宜使用管壁光滑、富有弹性的吸痰管,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的1/2,选择在吸痰时空气仍可以进入肺部,大大减少窒息的可能、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

1.4适时吸痰的观察,频繁吸痰容易造成患者气道损伤使气道分泌物增加、故吸痰应根据病情而定、减少不必要的吸痰。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变化,如:①有咳嗽或呼吸窘迫②在病房、病床旁听到痰鸣音或使用听诊器放置胸骨上窝听到痰鸣音③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立即吸痰、且应在更换体位、翻身、雾化吸入后吸痰。

1.5吸痰方法:检查负压,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压力过低吸痰不净、此书过于也损伤气道、吸痰时间过长已造成低氧血症。①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后松开负压、进管至气管隆突出刺激咳嗽后稍往上提、给负压、边吸边旋转退管。②一湿二膨三吸。一湿即痰液粘稠时可往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3-5ML、二膨即以简易呼吸器在病人呼吸末膨肺6-8次,一可见增加氧的储备量、避免吸痰时造成缺氧、二可以增大肺通气量,便于分泌的引流,利于吸痰。三即给病人吸痰。禁止反复提插避免“拉锯式”动作过于粗暴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跳骤停。

1.6吸痰前后的观察:吸痰前中后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呼吸、神志、血氧饱和度、面色的改变。心电监护者密切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出现心率失常或血氧饱和度<90%时立即停止操作。

2需要两人合作吸痰的患者

2.1清醒无力咳痰患者的吸痰:如果患者配合,做好吸痰前的解释示范工作,可以经鼻腔吸痰,要选择柔软管径细(10-12号)的吸痰管,给予雾化吸入后,侧卧或者半卧位给予扣背,自下向上,从外向内空心掌扣击,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吸痰前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管经鼻腔过声门至气管,动作轻柔快速,插入28-35cm,患者有明显的憋气说明吸痰管已经到达气管,打开负压进行吸痰,有痰液吸出时,旋转上提吸痰管,同时观察心率和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停止吸痰,吸痰后立即给予3-5分钟高流量吸氧,以5升左右为宜。此方法也适用于颈椎术后无力咳痰的患者,以减少气管切开的机率,但对护士的要求吸痰经验丰富,最好两人操作,患者能积极配合,翻身时要进行轴式翻身,保护并颈托固定颈部。

2.2舌后坠患者的吸痰,除了充分气道湿化,扣背外,需要两人操作,一人将口咽导气管放置于上下牙齿之间,并用压舌板下压舌体,暴露声门,另一人将准备好的吸痰管经咽部进入气管进行吸痰。并根据痰液量定时更换口咽导气管,保持其通畅,加强口腔护理。

2.3口腔有较多污秽物的患者,可以行口腔冲洗需要,两人操作,除进行口腔吸痰外,还可以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放置口咽导气管,置吸痰管于近咽部,另一人用注射器缓慢往口腔注入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边吸边注,行口腔冲洗,此方法更容易解决口腔护理的问题,但是操作一定要熟练、动作要快要防止误吸。

3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

3.1对于人工气道痰液粘稠吸痰不畅的患者,吸痰前可以用无菌石蜡油纱布润滑吸痰管,使吸痰顺利进行。

3.2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管插入不易过深,以2-4cm为宜,以免损伤气道粘膜。有较强的呛咳反射的患者,行雾化吸入后,可以刺激咽喉部,使其将痰液自行咳出,痰液较多的患者要根据痰培养建议医生调整抗生素。

3.3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吸痰的顺序为:先吸净口腔内分泌物,再吸人工气道内分泌物,最后抽净气囊内气体,吸净声门下分泌物,每次吸痰要更换吸痰管。

3.4对于建立人工气道行鼻饲饮食的患者,为防止反流,除了要给予半卧位,每次鼻饲前要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气囊内充气3-5ml,再进行鼻饲,鼻饲前后半小时尽量避免刺激,如吸痰。过冷过热,搬动,带有疼痛的操作,食物应温度合适。

吸痰时机:原则为有痰就吸前后吸。如果吸痰不当,以及过千频可送成众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心率失常、血压升高、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为了探讨正确有效地吸痰方法,保证病人安全,观将为患者安全

4吸痰的护理体会如下

4.1吸痰管的选择:宜适用学壁光滑、富有弹性的吸痰管,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的1/2,选择在吸痰时空气仍可以进入肺部,大大减少窒息的可能、并防止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

4.2适时吸痰的观察,频繁吸痰容易造成患者气道损伤使气道分泌物增加、故吸痰应根据病情而定、减少不必要的吸痰。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仔细观察患者变化,如:①有咳嗽或呼吸窘迫,②在病房、病床旁听到痰鸣音或使用听诊器放置胸骨上窝听到痰鸣音、③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均应立即吸痰、且应在更换体位、翻身、雾化吸入后吸痰。

吸痰方法:检查负压,压力过高易损伤气管内壁、压力过低吸痰不净、次数过于频繁也损伤气道、吸痰时间过长易造成低氧血症。①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后松开负压、进管至气管隆突处刺激咳嗽后稍往上提、给负压、边吸边旋转退管。②一湿二膨三吸。一湿即痰液粘稠时可往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3-5ML、二膨即以简易呼吸器在病人呼吸末膨肺6-8次,一可见增加氧的储备量、避免吸痰时造成缺氧、二可以增大肺通气量,便于分泌物的引流,利于吸痰。三即给病人吸痰。禁止反复提插避免“拉锯式”动作过于耝暴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心跳骤停。

参考文献

[1]谢春雷,李春霞,诸蕊玉,陈兵,方文等,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4,5

[2]董亚林,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法的改进,广西医学,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