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环境适应不良案例的辅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一例环境适应不良案例的辅导

祁丽丽

祁丽丽(鄯善县第二中学新疆鄯善838200)

古丽,女生,初一年级,13岁,身材苗条,面庞清秀,衣着干净整洁。主动走进心理辅导室寻生帮助,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以下是她的自述。

手里拿着两份心理测量表,找到我说:“老师,这是我妈妈给我找的测试题,我想知道结果是怎样的……”她对自己的状况感到疑惑。小学我在班里干什么都是第一名,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是班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同学都喜欢我。现在到了一个新班级,我感到很孤独。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从农村升学过来的,之前一直学习维语,现在双语班上课老师都要生用汉语表达,他们连一句完整的汉语都说不完,而我是在城市长大的,母亲在教育局工作,对我的期望很高,姐姐在一所很好的大学上学。课堂上老师用汉语授课,我都能听懂,课后做作业碰到问题连个讨论的人都找不到,班里的人都不喜欢我,认为我爱出风头,还背地里说我的坏话……想起这些我就不愿意留在现在的班级学习。还有,这次月考我没考好,我从来没考这么差过,历史老师都找我谈话了,以后还怎么在这个班级待下去,我是不是很失败?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开学初,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个学生表现的比较典型,也就是说,她对自己有很清楚的认识,虽说只有初一年级,但思想比较成熟相对受过很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想到用理性情绪疗法来帮助她。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A:代表诱发事件,可以使把外部刺激,也可以使来自身体内部的感觉。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在上述案例中A—诱发事件,开学第一次月考没考好,尤其是历史老师还说了不理解他的话。C—小古丽对这件事的反应很强烈,在叙述的过程中掉下了伤心的眼泪。她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历史还是考到班级倒数第三名,老师同学都会看不起她。导致C的是B,即该生的不合理看法、信念,该生自认为自己一向都是优秀的,小学的语、数、外还有其他科目都很优秀,到了中学其他新开设的科目自然也是优秀的,在别人的心目中自己就是完美的代言人。历史成绩不及格,在新环境里受到排挤,都让自己无法接受,所以产生了C。

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我首先向小古丽了解,她目前的不适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造成,而恰恰是他不合理思维方式、信念造成的,对于这一点,她自己应担负责任。

接下来,我要与她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帮助他认清不合理信念,进而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咨询辅导效果,这是辅导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师:你认为你的月考成绩也应该和从前一样考到班里的第一名是吗?

生:是的。

师:那么你这次考了班里的第几名?

生:第三名。这样下去我不就完了吗?

师:照你这样说,那排在你后面的同学就更没希望了?

生:他们以前成绩就不好呀。

师:他们也像你一样整天不开心,是吗?

生:思考……

师:这样看来你从没失败过,能保证今后的每件事都如你所愿吗?

生:不能吧,现在就碰到很失败的事情。

师:也就是说,生活中不如意的事也有,包括考试,一次考试失利并不代表失败。

生:可是,的确不理想啊!

师:进步是一步一步的,只要找对方法,肯付出努力,再次取得第一名,你认为不可能吗?

生:可是我一看到我前面的那些人就心烦,再想想他们说我的坏话,就没心情呆在这个班里了。

师:如果同学们都喜欢你,时时都能如你所愿,那当然好,但我们没办法控制别人的态度,这时,我们可以,第一,尽量让自己的感觉好受一些;第二,同学们有可能因为接受你而喜欢你。

生:其实,有时候我的态度也有问题,因为从心底里认为他们都不如我,所以不愿接近他们。

一系列的辩论,让古丽认识到自己想法的不足之处,然后我及时帮助古丽找到合理的思维方式如:①一次失败并不是终身失败,仅仅因为一次月考就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为时过早。②事实证明,很多同学有时进步,有时退步,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没什么大不了的。③每个同学都有机会进步,通过合适的方法和适当的努力,没有人天生就是聪明的或笨拙的。④我没有任何理由永远必须必他人优异,一次考试的失利说明不了什么。⑤我对已经考过的月考耿耿于怀只能浪费时间,不如好好想想今后该如何打算。

说完这些,小古丽的情绪平静了很多,我运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她分析同学在背后说她坏话的事情,帮助她建立合理信念,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

之后,我又找到她的班主任老师,告知小古丽目前的思想动态,请老师多关注她最近的情绪,及时提醒她有问题要懂得寻生帮助,我们都是你的朋友。不久,正巧在校园碰到她的历史老师,提起这次历史考试,老师也面露难色,看得出老师对她的考试成绩很不满意,我把古丽的担忧告诉了历史老师,请历史老师帮助古丽尽快找到学习历史的方法,相信下次月考她会进步。

作业:①认知方面:“我必须的第一,失败不属于我”、“人人都是喜欢我的,我不该被批评”。②行为方面:在学习生活中交两个好朋友。

总结:在辅导中,对于他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她的情绪,做好共情,然后,再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引起问题背后的不合理信念的核心是什么,最后强化训练合理信念,稳定情绪,提升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