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救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救治

张倩

张倩(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中心卫生院277315)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救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儿均在重症监护室内进行护理,根据患儿情况加以对症救治,并采用统计学对本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护理前相比,经过科学的护理救治后,患儿身体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救治,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临床护理救治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50-01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较为严重,且一些患儿合并休克症状,病死率极高,因此,如何减少降低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病死率就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源于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80例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4个月-4岁,平均年龄(3.1±1.5)岁,其中,高烧患者12例,中度发热患者25例,轻度发热患者33例,体温正常者10例,本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以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所有患儿均在重症监护室内进行护理,根据患儿情况加以对症救治,并采用统计学对本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3方法

1.3.1检查方法本组所有患儿均例行血样检查、胸片、脑电图检查、血常规检查,并且对患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

1.3.2综合护理(1)隔离护理:该病具有传感性,对所有患者进行隔离处理,并注意病房的设施消毒和通风,为患儿创造舒适环境;(2)体温护理:采用物理方法加强患儿体温控制,比如采用擦试、冰水等进行降温处理;(3)口腔护理:加强患儿口腔护理,采用口泰漱口,为减轻患儿疼痛,可以采用治疗溃疡类的药物;(4)心理护理:要与患儿及家人进行沟通,确保患儿积极配合护理,及时对症处理,控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防止患儿病表的加重和死亡。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0.05。

2结果

与治疗护理前相比,经过科学的护理救治后,患儿身体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属于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是由于患者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且部分患者容易并发休克,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若是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引发患者死亡。因此,必须要加强患儿临床对症护理,确保患儿的有效治疗,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护理前相比,经过科学的护理救治后,患儿身体各项指标均有好转,这充分说明了临床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症状的确切疗效,这也与池文欢等在68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救治分析结果保持一致。因此,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救治,疗效确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池文欢.68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救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2:354-355.

[2]潘广赉,莫坤梅,王志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呼吸机管理[J].广东医学,2011,03:336-337.

[3]霍志成,李薇,桂见军.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休克的救治体会[J].海南医学,2011,1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