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风险管理的电力检修工作探析

陈晋马锋娟陈志刚屈晨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对电力检修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检修风险,并且针对电力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风险提出各种检修方案,以保证电力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文章主要针对电力检修风险与应对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检修;风险管理

1电力检修风险管理构成

电力检修风险主要指在供电检修中发生的风险。从构成上来说,主要包括人身安全风险、电网安全风险以及设备安全风险。

1.1人身安全风险

人是企业生产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任何设施设备、操作规章、工艺技术等都需要员工去操作和执行。员工谨慎、有效的工作可以降低电网和设备的安全风险;而员工的不当行为,则不仅会增加自身的安全风险,也会增加电网、设备的安全风险。因此,人身安全风险是供电检修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在供电检修中,电力、转动机械、高压、高温、化学有毒物质、高空作业、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源大量存在,现场工作量大面广、涉及专业多、从业人员结构复杂,如何避免人身伤亡事故,是供电检修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1.2电网安全风险

电力行业的公用性和电力生产、使用同时性的特点,决定了电网事故影响大、速度快、后果严重。电网事故不仅会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政治影响,甚至引起社会混乱.因此,电网安全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安全和稳定,电力企业必须要保障电网的安全才能更好地生村和发展。电网安全风险是指电网运行安全的不确定性、即可能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因素、事件或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

1.3设备安全风险

电力行业资金和技术密集产业,电力设备的价格昂贵,设备风险不仅会给电网公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影响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导致电网事故、人身事故。设备运行环境恶劣、设备严重老化、备品备件严重不足、设备长时间带病运行、部分设备制造材料及加工工艺存在质量问题等都可能造成设备运行故障。供电检修中引起设备安全风险主要是由于设备检修维护不当、设备的维护和巡视比较困难,或是由于设备的检修流于形式,使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污闪概率。近年来,设备故障造成的电网故障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设备安全风险成了危及电网安全的主要原因,因此,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也是电力企业在供电检修中的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内容。

2提升电力检修风险管理措施

2.1采用隐患排查方法减少风险

检修作业现场存在的众多风险中,不少风险是由于设备本身存在缺陷和隐患,造成供电检修中安全风险的发生。因此,釆取隐患排查的方法是制定预控措施的指导思想之一,供电企业在检修中,要关注设备本身的缺陷带来风险,对安全用具、个人防护用品、检修电源、保护装置及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对电动工器具绝缘定期进行检测并贴上合格标签,并设专人管理放置在干燥处;对爬梯等涉及高空作业的用具,在作业前需要检查梯子、安全带是否合格,避兔在作业中出现高空坠落。供电企业在通过隐患排查的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器具和设备制定不同的预控措施,防止因设备或工器具的原因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2采取技术措施降低风险

在供电检修中,还有不少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风险,技术手段不过硬或是没有重视采用技术措施来规避风险造成事故的发生。如果通过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就能有效降低作业中的安全风险。

对于触电风险而言,供电企业在现场作业中可以采取的技术措施有停电、验电、设置遮栏和悬挂标志牌、装设接地线等;停电措施是供电检修现场作业中预防触电事故的有效措施,在运行方式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将被检修设备附件的带电运行设备停止,尤其是在接取检修电源时,尽量在停电状态下进行,以避免检修人员触电;验电措施是确定停电设备有无电压的一项重要措施,检修作业现场发生的许多触电伤亡的事故都是可以通过验电这一技术措施避免的,但由于检修人员忽略了这一环节而造成事故的发生;设置遮栏可以起到提醒和阻止检修作业人员误入带电间隔或误登带电设备,因为在检修作业现场,检修人员可能会因一时疏忽而误入带电间隔或误等带电设备造成触电事故,设置遮栏后可将带电设备与检修设备隔开,同时悬挂提示牌可以对检修作业人员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装设接地线不仅可以让检修人员确定设备确已停电,而且对检修人员也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措施,既可防止检修设备突然来电的危险,还可以防止感应电压对人体造成伤害。

对高空坠落风险而言,供电企业可采用系安全带、加强攀登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稳固性等技术措施来降低高空坠落风险。安全带是防止检修人员高空坠落的有效措施,有的检修人员忽略安全带的重要性,未系或未仔细检查安全带的性能,在攀登时容易失去保护而造成坠落。攀登设备构架、梯子等是高空作业常用的工具,检修人员在构架上移位时,应扶紧牢固的构件,在门形构架上移动时应使用双保险安全带;在攀登梯子时应逐级攀登,不得跳跃攀登,同时监护人员应确保梯子的稳定性。在移动平台、斗臂车、变压器顶盖上工作时,设备上、下操作人员应服从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注意操作的速度和周围环境,同时,下方人员应确保设备的稳固。

对机械伤害而言,供电企业可采用加强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切断电源等的技术措施来减少风险。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距离,防护罩和设备本体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转动机械和传动装置的外露部分应装设可靠的防护罩、盖或栏杆方可使用。设备检修时,必须要切断电源,并采取防止转动、移动的可靠措施,检修后进行开停试运前,应将防护设施装设好,方可进行试运行。

对物体打击风险而言,供电企业可在设备检修现场设置防止落物的措施,如四周设置围网;在检修线路作业现场时,尽量使用吊车装运水泥杆,线路拆旧施工时,断线杆塔要先安装可靠的拉线,做好防止倒杆塔的措施。

2.3采取组织措施降低风险

采用技术措施降低风险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而技术措施的有效执行还需要组织措施的实施。供电企业保证检修现场作业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工作票制度、作业卡制度、现场监护制度、现场监督制度等。组织措施的实施对降低检修安全风险、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工作票制度是应用于检修现场最基本的组织措施,将工作人员、工作地点、工作内容、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列在工作票中,使检修人员对工作有全面的清晰的了解,而且列出安全注意事项可以提醒检修人员,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进行检修现场作业的检修人员必须持有经过审批的工作票,应严禁无票、搭票工作,工作票的填写必须规范、安全措施必须正确;工作负责人在班组成员进行工作前,必须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在工作前还需对班组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位班组成员都已知晓。作业卡是供电检修作业现场应用的另一组织措施,作业卡内容不全容揚造成人员触电,因此,工作负责人应确保作业卡的内容规范、完整,危险点分析透彻,预控措施完备;现场工作应按照作业卡流程严格执行,各种记录及时完整,确保检修的安全。现场监护制度和现场监督制度检修作业现场采取的另外两项组织措施,现场监护和现场监督不到位可能造成安全风险的发生,因此,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对检修作业进行全过程监护,工作人员应在监护人的视线范围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及时纠正现在违章行为,发现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情况,责令停止作业。

2.4采取管理措施降低风险

如何保证每位检修人员都能自觉地去遵守相关安全制度和工作制度也是一个难题。检修人员素质不一,难免会出现不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存在侥幸作业心理的人员,因此,供电企业还需要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来约束检修人员,以减少因检修人员问题而造成的安全风险。

3结束语

对电力检修进行安全管理研究,可帮助了解电力检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既然对潜在风险有了一定了解,就需要采取一定的预控策略和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周施佳.电力检修与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机电信息,2012,3:7-9.

[2]杨春雨,风险管理在电力检修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电业,2011,5:12-14.

[3]刘镔.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1,9.

[4]郑建文?供电检修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02,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