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5
/ 2

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夏念丽

诸城市农业农村局山东省诸城市262200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当下,我国水产养殖业也在不断的应用新式技术去保证其发展的步伐加快,其中生物浮床技术就是水产养殖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优秀的技术。生物浮床技术作为生物操纵方法的一种,其是一种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它是利用浮床植物根系或者茎叶吸收、富集、降解或固定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而通过对植物的收割(收获)以实现降低或者消除水体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修复环境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将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以此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生物浮床技术。

关键词:生物浮床技术;水产养殖;应用

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促使着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但在水产养殖业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水质污染的问题。大量的饲料残渣和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后形成了硝酸盐等对水质有害的成分直接导致水质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维系水体的生态平衡,我们就必须加强对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到良性的循环中,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相关水质问题。

1、浮床技术的原理

物浮床技术的原理:生物浮床技术主要是通过无土栽培把植物移植到水面,通过清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来实现保护水质的技术。其独特的地方在于在水中培养浮床植物,利用其自

身强大的各个组成部分(根,茎)来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最后达到对污染物的降解或固定。在浮床植物收割时污染物就会随着植物一起带出水体,水质也将得到根本的净化。生物浮床技术的特点如下:

(1)水生植物一般都拥有发达的根系,其表面积的覆盖率非常对的宽广,能满足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搭载,同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净化功能也较为强大,是良好的载体。

(2)水生植物的分解能力很强,其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转化成植物体的成分,同时转化后物质不会对水质产生影响,例如二氧化碳、水、和中间代谢物等。(3)水生植物的根区都有独特的酶,这些酶可以转化不能被细菌降解的有机物。根系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将可以极大的提升水中的氧含量,这对于加快分解和转化污染物的速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2、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2.1为水产养殖中的有益微生物提供良好环境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生物浮床技术,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提供较好的氧气供给,促进水体中相关物质的转换,为水体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使用多年生牧草的生物浮床技术应用中,就是通过为有益微生物提供生活环境的方式进行富营养化水体问题的解决。

2.2保持水体的温度稳定

相关浮床植物在生长中会在水体表面形成绿色的屏障,而这一屏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体温度的恒定,为水产养殖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养殖条件。例如,水蕹菜浮床的应用中,其能够通过保温实现多种鱼类的饲养。

2.3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除了其本身所能发挥的净水作用,其外观特性又可有效地对水体进行装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例如,水生经济作物浮床的应用中,不仅能够解决相关水质问题,还能够通过自身特性实现人们的观赏需求。

2.4增加养殖水产品的食物来源

由于浮床植物的大量生成或繁殖,使得水体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相关有益微生物大量繁衍,使得水体中的食物链得以形成,增加了养殖水产品的食物来源,最终起到了提高水产品养殖质量的作用。例如,在使用鱼腥草的生物浮床技术应用中,能够通过分解池塘沉积物的方式实现相关生物的生产,促进了相关养殖业的发展。

3、生物浮床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3.1水体性质问题

水体的性质会影响生物浮床技术的具体应用,具体来说,相关人员需要对水体的营养水平、净化程度、酸碱度、离子浓度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采用恰当的的方式应用生物浮床技术。

3.2浮床植物的选择

相关人员需要对将要应用的水体与具体水产养殖种类进行具体分析,并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选择浮床植物。例如,在面对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水体时,可以采用菹草或美人蕉,因这两种浮床植物根系发达,抗污能力强。所以,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的具体应用中,必须妥善对水体、养殖种类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保证生物浮床技术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

3.3浮床植物载体的选择

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其本身需要载体方可进行浮床植物的培养,而相关载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我国现阶段的生物浮床技术应用中,所选用的浮床

植物载体有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两类,两者各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缺点。例如,有机高分子材料容易被再次污染,而无机材料则具有价格昂贵、配套技术不发达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国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我国需要对生物浮床植物的载体进行相关研发。

3.5生物浮床技术的设计规范

由于生物浮床技术兴起时间不长,在具体的生物浮床技术的设计规范中往往存在多种问题。例如,在对南方水系进行生物浮床设计中,一些设计者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往往会选择旱伞草、美人蕉等看似效果较好的浮床植物,但事实上,这两种植物较适用于北方水系,应用在南方水系中不能起到较好的使用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着生物浮床技术效果的正常发挥,值得我们注意。

4、展望

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净化水产养殖水体污染、修复池塘生态环境等功能的新型生态环境技术,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将生物浮床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领域,不仅扩展了生物浮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范围,还使得水产养殖中的废水处理和生态环境维护等问题的解决走上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一步,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浮床植物的选择方面。针对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所选择的植物既要容易获得和培育,又具有良好的净化水质的效果。(2)生物浮床的面积与水产养殖面积的最佳比例方面。生物浮床虽然具有遮阴等效果,但水产养殖特别是池塘养殖也需要一定的阳光才能提高养殖产品产量,研究两者之间的最合适比例应成为重点。(3)生物浮床的经济性方面。生物浮床本身有一定的生产成本,所采用的植物既要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也要有

一定的经济价值,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符合浮床组合生物技术集成研究方面。集合浮床植物、浮游微生物、合适介质以及鱼类的合理密度放养等,利用植物伸入水中的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以及其他营养元素,通过收获植物把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去除;同时在浮床下悬挂高效组合介质,利用组合介质表面形成的黏液状的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净化;利用光合细菌降解有机物,克服了采用单一的水生植物或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诸多不足,可明显提高处理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浮床技术的应用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也符合当前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目的。生物浮床技术的合理应用为水生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升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然而,我国目前的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相关应用还存在较多不足,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仔细分析生物浮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提出规范化的生物浮床设计,从而真正使生物浮床为水产养殖业做出贡献,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生物浮床技术在宁夏福瑞鲤养殖领域的应用[J].李金林,何立荣,许迟,赵红雪,邢泽光.科学养鱼2016年05期

[2]生物浮床——池塘水质改良的绿色解决方案[J].李大鹏,谢从新,马徐发,何绪刚.科学养鱼2016年08期

[3]池塘养殖复合生态浮床的设计[J].田昌凤,车轩,王健.科学养鱼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