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法优选归芪通便胶囊的水提工艺条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正交试验法优选归芪通便胶囊的水提工艺条件

宋治荣赵珺

宋治荣1赵珺2

(1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30000;2兰州大学图书馆730000)

【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413-02

【摘要】目的优选通便胶囊中当归、黄芪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归芪通便胶囊水提工艺路线,以干膏率、阿魏酸的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对影响提取的因素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和时间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0.5h,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正交试验筛选得到的提取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行。

【关键词】归芪通便胶囊正交试验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归芪通便胶囊由当归、黄芪、大黄、桃仁等药味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润肠通便、泄热导滞功效。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较好。方中当归温通质润,黄芪补中益气,二药合用则阴生阳长,气血两旺为主药。现代研究认为当归、黄芪煎液具有增强免疫、补气生血[1]等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依据药味所含药效成分性质,确定当归、黄芪为水提工艺,以干膏率、阿魏酸的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水提的主要因素,即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和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电子分析天平(AUW120D型,日本岛津);高频超声波清洗器(SK3300H型,科岛上海超声仪器公司);数显恒温水浴锅(HH-4型,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2材料阿魏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73-9910);当归、黄芪药材(由省药检所朱俊儒主任药师鉴定);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

2方法与结果

2.1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PhenomenexC18(150mm×4.6mm,5μm)柱;乙腈-0.085%磷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6nm;柱温30℃;流速1.0mL•min-1。理论板数按阿魏酸计算应不低于4000。

阿魏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阿魏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制成每1mL含0.152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的干浸膏约0.1g,精密称定,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人70%甲醇溶液40mL,超声提取(功率250W,频率53kHz)30min,放冷,用70%甲醇溶液定容至50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2.2干膏得率的测定提取液浓缩至100mL,精密量取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干膏得率。

2.3正交试验设计

对影响水提的主要因素,即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和时间4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以干膏率、阿魏酸的量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因素水平见表1。

2.4正交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按处方比例称取当归、黄芪药材共9份,按1~9号试验条件进行提取,测定干膏得率及阿魏酸含量,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表1提取因素水平表

表2正交实验结果

*综合评分=浸膏含量指标/最大指标×0.4×100%+阿魏酸含量指标/最大指标×0.6×100%

表3方差分析结果

注:F0.05(2,2)=19.00F0.01(2,2)=99.00

直观分析结果表明以综合评价为考查指标,各因素作用主次均为B>D>C>A,以A2B3C2D3组合为佳;方差分析表明A因素有显著性差异,因素B、C、D无显著性影响,根据经济原理,确定最佳工艺为A2B3C2D2,即加10倍量水浸泡0.5h,提取3次,每次1.5h。

2.5验证试验按处方比例10倍量药材3份,按优选工进行3次验证试验。结果见表4。表4结果看出正交设计筛选出的工艺是合理的。

表4验证实验结果

3讨论

评价指标确定,水提主要药效成分有多糖,有机酸,皂苷等。其中阿魏酸具有活血、抗炎、过氧化、增强免疫等功效,与主药当归药理相似,为当归的有效成分之一。阿魏酸见光易分解,有强抗氧化性,在不同pH条件下均比较稳定。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实验条件下分离效果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故选其作为归芪通便胶囊水提工艺的质量控制指标。阿魏酸作为水提药味中有效成分之一,不能代表水提部分的全部药效成分,因此增加干膏率作为考察指标。因有效成分阿魏酸的量比干膏收率重要,所以赋予干膏率、阿魏酸分别为0.4,0.6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分,以体现复方中药多成分协同作用的整体优势,有利于提高正交试验筛选工艺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高依卿,陈玉春.从黄芪、当归的免疫药理看“气血相生”理论的正确性[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6):42-44.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