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播撒心灵的种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为孩子播撒心灵的种子

龚一容

——浅谈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

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胜利小学龚一容联系电话:13208318749

摘要:小学生最喜欢体育课,小学生好玩、好动。体育教师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识地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能培养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培养与磨练坚强的意志,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进而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关键词:播撒心理健康沟通灵活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各样信息的大量涌现,家长、老师、学生、社会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小学生承受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的情况下,面临许多心理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不专业的小学体育教师,根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小学生最喜欢的课——体育课,满足小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孩子播撒心灵的种子——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1、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前提。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也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小学生特别喜欢体育教师,亲近体育教师,容易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在意,因此,以体育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的体育课,对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特殊的功能。

2、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重心。在体育教学中,教材要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照顾他们体育兴趣,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体育教师将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能培养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培养与磨练坚强的意志,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进而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如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赛的游戏活动,因为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好的群体力量,同组的同学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了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比如,在玩接力赛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所换的接力棒都必须拿稳,不得掉下,否则要重新捡起来再跑,跑回队伍时,一定要从右边归队,一次错就扣该队一分,这时,各组前后同学纷纷互相提醒,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学生之间关系也很融洽,抛弃了那种不愉快的情绪。又如,让体育素质较差、但责任心强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担任裁判,通过他秉公执法,同学也不会轻视他,让学生养成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的习惯。使这些学生不会因为体育素质较差而有自卑感心理。在这些活动中,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培养。

3、采用灵活教法,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以及在教学中运用游戏,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如:团结一致过黄河,集体跳长绳游戏比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游戏活动。通过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参与游戏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夺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同时让学生在比赛中也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但是,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竞争性比赛或游戏,肯定会产生“失败”的一方。这些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会产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压抑,应注意消除他们的心理疲劳和心理障碍。教师可用简短、幽默的语言或小故事去启发他们,用真诚的目光去鼓励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获得成功。

4、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各个阶段心理状态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督促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善于观察,抓住时机,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播撒心灵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