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4

浅谈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特征

李洁梅

李洁梅(平南县武林镇新联小学广西平南537308)

摘要:鲁迅的作品刻画了许多令人留下深刻记忆的人物形象,他们代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在文章中我把鲁迅作品中的一些有着特定意义的、行为特点具有典型的而又扮演着悲剧的角色的几类人物定义为“另类人物”,我把他们综合起来进行逐一的分析,从而在一个整体的角度看出“另类人物”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状况、文化氛围,使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读懂鲁迅的思想,看到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国民灵魂的沉睡麻木,从另一个角度把握鲁迅文章的内涵。

关键词:另类人物封建社会封建礼教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2-0026-03

众所周知,鲁迅文章中有很多典型的人物,这些典型的人物在这里我把他们称为“另类人物”。这些“另类人物”与我平时所说的有所不同,这里另类的意思说的是有着特别典型意义的人物,他们的思想或行为与封建正统思想是不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偏激叛逆的,在当时的环境中与众不同,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纳,与周围的人物格格不入。同时,这些“另类人物”又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环境状况、文化氛围,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一、病态社会不幸的“另类人物”

鲁迅笔下“另类人物”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一是封建社会压迫的严重性,致使一部分人产生反抗叛逆的思想;二是当时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传播的影响,处于被压迫的一部分人意识到要争取自身的价值。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催生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另类人物”。

其中的狂人、孔乙己、阿Q、魏连役,还有祥林嫂、闰土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在作品中扮演着“另类人物”的角色,他们又可以分为两类:狂人和魏连役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是另类的,孔乙己和阿Q是正统的封建思想,但他们的行为却不符合当时正统社会的要求,所以他们是另类的。鲁迅写他们物质上的“病苦”以及精神的“病苦”,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与批判的同时,也看到他们自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弱点、缺点。通过这些“另类人物”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呐喊出自己心中的愤慨,企图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

(一)“开天”狂人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文章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腐朽的封建文化。将旧中国的文明总结为“吃人”的历史,痛快淋漓地揭示了“吃人”的礼教,并以此唤醒沉睡的国民。

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另类人物”——狂人这一形象,通过这个“另类人物”表现出了当时事国民的昏庸和沉睡,让人意识到这是个“吃人”的社会,鲁迅真实的描写了狂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合理自然地向我们展示了狂人的形象。狂人是个奇怪特别的人,看到有月光的时候,他的心情会特别的好;没有月光他便感到分外的惊恐,连赵家的狗多看了他几眼他都觉得担心,这就为下文写狂人的发狂埋下了伏笔。他听到狼子村吃了一个大恶人的心肝,他马上联系到自己也有被吃的危险,于是开始惊恐起来,在生活中充满了幻觉。在他吃饭的时候看到鱼的眼睛白而且硬,马上联系到了吃人者的样子,他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人还是鱼,便恶心地全部吐了出来。他大哥叫了个医生为他看病,他便怀疑那个人也是来分一份肉吃的,当医生告诉他大哥“赶紧吃罢!”的时候,明明是吃药的,他却怀疑大哥和别人合伙吃他,这时候他的惊恐几乎达到了极点。患上了一种“精神病妄想症状”,他还怕周围的环境,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坏的,没有一个人帮助他,自己随时都有被吃的危险。

从他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是与正统的思想文化不一样的,是与当时的社会所不同的,他不甘心自己的地位和现状,他想起来反抗去争取自己的地位;他的行为在当时的人看来也是偏激极端的,故我把他称作“另类人物”。

(二)孔府文化的腐儒——孔乙己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以清朝末年的鲁镇酒店为背景,借助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者的罪恶,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以及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孔乙己是清朝末年一个好吃懒做、贫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长衫是有钱有地位的象征,而他这样的穿着分明与他的身份十分不符合,可见他的思想已经是畸形的了。他在象征权利和地位的仕途道路中被挤了出来,半个秀才都捞不到,成了一个贫困潦倒、无所事事的人。但他却蔑视劳动,自视清高,充斥在脑子里面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腐朽思想,连跟别人说话也是满口教人听不懂的“之乎者也”。可以看出,他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者没有什么资本可以卖弄,只有卖弄自身的一些自以为是的才学,这是一种变态的心理。他常常被人取笑和打骂,为了生计他偶尔也做一些偷窃的事,最后竟然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丁举人打折了腿,这就加剧了孔乙己走向悲剧结局的速度。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说明了孔乙己在那个社会是一个多余的人。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好久没有到咸亨酒店了,人们都不曾提到他,只有掌柜在结账时,因为孔乙己欠了钱才想起他。人们在喝酒玩乐的时候才想起他,可见他是个卑微低下的人,社会并不需要他,最终走向了悲惨的结局。一个知识分子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是封建的腐朽思想使他五体不勤、五谷不分;是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残害使他变成一个“另类人物”,他是当时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千千万万科举制度牺牲品的代表。

(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

鲁迅写《阿Q正传》的目的是暴露国民性的弱点,揭露国人被封建道德和传统思想所毒化的国人灵魂,暴露国民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鲁迅想通过这篇文章来引起大家的思考、觉悟,进而起来革命,争取民族的解放和自由。

阿Q生活在一个落后的充斥着封建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的乡村小镇未庄。生活在这个环境的阿Q没有家室,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寄居在土谷祠内;是一个贫苦的农民,靠为地主阶级打短工为生,由于没有权势没有地位,常常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和压榨,生活在那个时候的他是非常贫苦的,但是他的精神却“常处优胜”,这个是阿Q性格里面最显著的病态特征,即精神胜利法。

阿Q一无所有,却自视清高,常常想象美好的东西来使自己自我陶醉在忘形中,而不去做实在的行动来改变命运。他是多么的可怜,连祖上的名字都不知道,但是却很虚荣:“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自己连老婆都没有,但是却梦想未来他的儿子会很“阔”;当他被别人打的时候总是以“总算被儿子打了”来安慰自己,为自己解脱,寻找心里面的轻松,也可以说是虚荣、爱面子。当他受屈辱后不是向强者发出反抗而是向弱者发泄,而是以欺凌弱小者来取得心理的平衡,以忘却的方式来麻醉自己的伤痛,使自己在精神上永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病态的“心理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不去实施实际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行尸走肉般浑浑噩噩地活在这个社会上,最后走向了悲剧的结局,成了杀头示众的材料。“过了二十年之后又是一个……”这是他的最后的一次精神胜利,让我们感受他是何等的愚昧、麻木、昏庸。可见,阿Q在思想上还是符合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的,懂得要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然而行动上他却没有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用一种变态的心理来抚慰自己,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成为一个“另类人物”。

(四)“彷徨徘徊”的魏连役

魏连役是《孤独者》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在旧中国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期,他出国留学专攻动物学,回来却做一个历史的科员教师,他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新的思想,充满了个性主义,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一个古怪的形象,被周围的人认为是“异类”和“吃洋教”的另类人物,他先是放弃了传统正道的思想学问,出国专攻为人所不屑的“没有前途”的动物学,平时对人也是爱理不理,他常说家庭应该破坏,就自己“以身作则”不结婚,在寒山石的人看来,他不仅是另类,而且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新党”;他在教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人们的“助谈”,喜欢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的文章,因此而被学校辞退了。但他不仅是一个个性主义者,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又关心别人、喜欢管别人的闲事,领到薪水一刻不拖延便寄给了祖母;在理想的破灭和现实的压迫迫使他投靠了杜师长,当了他的顾问。这时候,他便开始失去了原来的自我,开始报复这个社会,他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逐渐地开始放纵自己、糟蹋自己,最后,他的独立个性以及人道主义精神随着他的吐血而亡全部毁灭了。

可见,魏连役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是极端异常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另类人物”。

二、洞察“另类人物”的背后

(一)“家”的黑暗

孔家文化所提倡的仁义道德,在鲁迅看来其实只是奴役人民的工具,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何为家族制度?这里指的是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它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在封建家庭里,家长拥有经济政治的权力,在家里有支配一切的地位。所谓礼教,是古代社会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父亲当然是家长;父亲死后,由长子代父而成为家长,行驶一家之主的权力,在旧中国的家族制度,用封建礼教来约束和捆绑家庭成员,维护封建制度。

在文章中,“大哥”是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集中代表。“大哥以前是光说道理,现在说道理的时候,不但嘴边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专装着吃人的意思。”通过“大哥”今昔的行为对比,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罪恶,在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中,表面上是提倡“仁义、孝廉”,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是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是什么“仁义道德”、“平等互爱”、“孝悌至亲”的温情脉脉的关系,而是“吃”与“被吃”、压迫与被压迫、残害与被残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残忍的,令我们心惊胆寒。通过这一现象无情地暴露了封建旧社会暗无天日、家不成家的黑暗现象。

(二)知识分子的狰狞面目

在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占着很重要的一个社会地位,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从而千方百计地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学而优则仕”的阶梯,能够爬上这个阶梯的就会飞黄腾达、有权有势,成为统治阶级的爪牙、帮凶;掉下来的就成为被奴役被统治的下等人,那帮人占了社会的大部分,他们生活没有保障,贫困潦倒,但是却蔑视劳动,在精神上却高人一等,以高人自居,是当时社会的“另类人物”。

孔乙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满脑子都是“孔孟之道”、“学而优则仕”的腐朽思想,为了这个目标,孔乙己一心地往上爬,向往权力、财富,他蔑视劳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的命运是悲惨的,没有如愿地踏上他的“康庄”大道,掉下了社会的底层,逐渐走向悲剧的结局。孔乙己和丁举人都是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代表,一个是奴隶,一个却象征着权势、财富,可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丁举人对孔乙己的残暴行为就说明了封建制度的压迫和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何等的严重,这种制度剥夺了人应有的社会地位。酒店里的人说:“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就说明了丁举人的权威,容不得半点侵犯,这种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就成为了大家共同遵循的规范礼节,禁锢着整个民族的思想,一代传一代,都不知道要反抗,不知道去争取自己的权利,这样的民族可怕吗?还有希望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本质是什么?他们产生着什么样恶毒的后果?

孔乙己一心地往上爬,向往权力、财富,很遗憾他没有如愿,假如孔乙己爬上了当官的宝座之后他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会不会真真正正地关心下层黎民百姓的利益呢?我想不会,看丁举人对孔乙己的暴打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按理说孔乙己当了官之后他也是一样会压榨百姓,残害生灵,成为一个权势的代表。这个是当时社会的现象,也是大多数人的思想。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国民的毒害之深,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狰狞面目,谴责了黑暗的统治阶级和那个残酷的社会,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科举制度的毒害?看到孔乙己身首异处?看到尊读“孔孟之道”的严重?看到世人的冷淡麻木?

鲁迅运用了辛辣、冷峭的笔锋,揭示那个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特别是上层社会对下层百姓进行无情的压迫和剥削,正是由于几千年来统治者所推行的一些所谓的“礼教文化”导致了国民的麻木,从而形成一个“吃人”的社会,鲁迅把孔乙己这个遭受封建文化与封建科举制度残酷摧残的“读书人”推到了我们的面前,用他的悲剧结局警示人们:复古倒退,尊孔读经是没有出路的,只有从灵魂上觉醒起来去争取自身的权利,整个社会的国民都形成这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中国才有希望。

(三)贫民百姓的代表阿Q

阿Q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的思想却是“样样合于圣经贤传。”可见封建社会的旧文化观念对人毒害之深,封建的传统观念已深入他的深层意识,成为他的处世标准和规范。他对一些封建伦理道德可谓是铭记在心,“男女之大防”对于他来说是十分严格的,他想要得到一个女人,不是为了满足性的要求,而是为了不至于“断子绝孙”,因为封建伦理规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向吴妈“求爱”。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之下,他却受到了惩罚,但他也心甘情愿地受罚,没有丝毫反抗的思想,这是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在他的心理起了作用。阿Q在他挨打的时候,总是以“总算被儿子打了”来解脱自我,他的心理逻辑便是以“父为子纲”的封建伦理观念为基础的,他总是这样想:“不管怎么样,老子还是最大的,被打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阿Q从上到下都是一无所有的,但时常制造幻想,自诩“先前阔”、虚夸将来“会阔”,常常陶醉在麻木的状态中,他就是这样,常以自我陶醉、自我安慰作为逃脱的方法,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他病态的心理表现。“阔”就是意味着权势、高等级、高享受,意味着奢侈浪费,是他潜意识就已经存在的东西,是封建等级观念的化身。他这种价值观念,在他的“革命”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这种革命浸透封建等级观念的毒素,不能带来社会的改变和进步,不能给他带来幸福,带给他的只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从阿Q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出他对自身的厄运和对他人的悲苦是非常冷漠的,无论北大被骂,装囚车游街示众,或者是赴刑场杀头,他都认为这是“大约本来也难免的。”这种就是逆来顺受,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是那时旧中国整个国民的思想面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封建社会的宿命论和奴性思想束缚着他的整个身心,他没有自身的痛苦,看不到自身的价值,但又不承认别人的价值,自己受到了欺负不敢反抗,只有拿小尼姑来出气,获得心理上的平衡。阿Q不采取任何有效的改变自身环境的实际行动,而是进入了虚无的妄想中,自我欺骗,自我麻醉,致使他在奴性的社会中混混沌沌地充当一名奴隶,不去寻求解脱痛苦的方法,去争取一个做人的最起码的资格。这就是封建社会一个下层贫苦农民的代表,他们逆来顺受,听天由命,最终被“吃人”的封建社会毁灭了,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四)革命道路的探求

鲁迅在经过“呐喊”后,在沉思中觉得原来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但是又不知道什么样的道路适合旧中国,进入了思考、“彷徨”的阶段。我们可以知道在《孤独者》中写魏连役的经历,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重压之下,一部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反抗和彷徨的道路,表现了他们希望有所作为的决心,希望改变社会、改造旧中国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思想上的苦闷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通过魏连役的经历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改变中国命运,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才能彻底实现中国的独立解放,不然的话像魏连役这样斗争精神十分强烈的人,很想有所作为的人,在黑暗势力的压迫之下,都只能是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鲁迅通过写魏连役这一人物形象十分明确的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者更想通过魏连役的例子让国民引以为戒,不要走向另一极端,号召知识分子与广大人们百姓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另类人物”的意义效果

在《狂人日记》中,狂人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他惶惶不可终日,但他在行为中对社会改变和进步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狂人发现了中国有史以来都是以“仁义道德”的美名来掩盖这个社会“吃人”的罪恶实质,发现这个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参与了“吃人”的过程,而且这个人肉筵宴还一直有延伸下去的势头。他很痛恨这个“吃人”的社会,但他是清醒的,对民族的生存发展没有绝望,他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纳不了“吃人”的人存在的,所以劝转大哥,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通过狂人这一形象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封建社会狰狞恐怖的面目;呼吁沉睡的麻木不仁的国民起来反抗,争取自己的独立、尊严。

在《孔乙己》中,鲁迅塑造了贫苦潦倒的孔乙己,揭示了几千年以来封建统治造成的人与人关系的冷漠隔绝,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因为腐朽的科举制度和罪恶的封建文化,更是因为周围的人们对他进行的无尽的嘲弄和侮辱,是因为他在这个社会中没有得到丝毫的关心和温暖。通过孔乙己这个形象,揭露了国民的昏庸沉睡、麻木不仁,批判了人与人关系的畸形状态,鲁迅把孔乙己这个遭受封建文化与封建科举制度残酷摧残的“读书人”推到了我们的面前,让他警示人们:复古倒退,尊孔读经是没有出路的。

在《阿Q正传》中,通过阿Q的形象揭示了封建旧社会反人性的罪恶实质,是封建社会的毒素浸染了阿Q的身心,让他逐渐丧失了做人本来的自觉,在周围人的取笑嘲弄中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在临刑前从看客的眼睛里看到了那“咬他灵魂的东西”,顿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那些眼睛就是一种吃掉了他肉体和精神的无形、冷酷而又残忍的社会势力。阿Q的顿时恐惧是他个人意识初步觉醒的表现,意识到要争取、要追求,但这种意识很快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扑灭了,伴随着阿Q生命的消失而烟消云散。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国人的不觉醒是由于千百年来封建宗法社会的压迫、奴役和毒害的而使他们丧失了自觉的意识,浑浑噩噩,心甘情愿地一辈子做奴隶、做牛马。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向人们指出了国家的富强和进步的第一要任是改造国民性,唤醒国民沉睡麻木的灵魂,进而坚决的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明确指出了旧中国反封建斗争的中心任务。

《孤独者》中对魏连役形象的刻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觉悟,魏连役是一个积极向上、希望大有作为、能改造社会的人,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是结果却使自己走向了一个极端,最后走向悲剧的结局。鲁迅先生通过魏连役这一形象的塑造表明了要改变中国的命运,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与广大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彻底的摧毁那些摧残人性的愚昧野蛮的封建文化思想,才能把平等、温暖、幸福带给这个社会。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狂人、孔乙己、阿Q、魏连役都是那个时候处于被压迫底层的扮演着悲剧角色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环境他们可谓是“卓尔不群”,对传统社会表现出了极大的叛逆性,所以把他们称作“另类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知道只有从根本上治疗好国民的灵魂中国才有前途,只有让国民从沉睡中觉醒、变革、向上,我们才能走出黑暗,他们虽然扮演着悲剧的形象,但同时也有着非凡的代表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洪丘.鲁迅小说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卢今.鲁迅研究系列—呐喊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北京图书馆.鲁迅反对尊孔复古言论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4]冯光廉.鲁迅作品教学新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5]李煜昆.鲁迅小说研究述评[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