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是健康长寿的本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论气是健康长寿的本源

杜风坤

杜风坤(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271000)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412-02

【摘要】气的含义在历代中医及道学书籍中有过很多记载,但都没有讲出气的实质及明确的概念。就元气来讲,也是无实质的一个形象概念。但现代医学认为,气是功能,气作为人体的功能性而存在,其本源也是物质组成的一个部分,以一个物质的最小单位存在于人体内。

【关键词】气元气物质功能作用

1、气是天地万物生长发育及宇宙运行不可缺少的源动力,这是气的内涵。气包括的面很多,狭义的气单指人体的气而言,或讲空气、元气及人体的宗气。而广义的气面广而大,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包括气的作用,例如天体中各个星球的运行,是靠宇宙的大气,这种气也称谓天气;地上生长的万物包括植物,它们需要地气和天气,也包括空气、山川及大地之气、水气。若在人体中讲气的含义,主要是指人体生长发育的源动力,即是元气,也称谓真气,真气即是精气的根本。

元气,古代也称之谓阳气,先天真一之气,或称先天元气,先天灵气,真一之气,纯阳之气,即是肾中阳气,即是先天的肾中的元气。元气就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源来动力,人体的健康与长寿、疾病与衰老及死亡都是与元气的关系相当密切。

中国上古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常讲到气的作用,自春秋战国到清代医学名家书中也常讲到气。而在人体生长健康长寿和疾病转归中,经临床实践,气是的确存在的。而从人体功能上看,气也是真正存在的。古代医学家、养生家不否定气是物质,不否定气的存在。经临床实践及医学研究观察,气是存在的,气的本质就是物质,物质的存在有大分子,小分子,有微小的分子及微粒子,存在于世界及宇宙间。美国的科学家于1997年发现,宇宙中有微粒子的存在,这对于宇宙的形成及宇宙的起源理论研究方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我国近30年来对气进行先进的地磁理论、电理论、化学理论及生理学理论和生物电及静电理论、人体免疫学理论、X线影像理论及唯像理论研究,进行对人体气的物质本质功能多方面的研究。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人体内气是否存在,气是否能从人体外表测到,气有没有,气是能否给人治病,气是什么物质等等。当然,从现代手段研究,气是一个微小的方面。因而气的表现即气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例如中国气功协会曾多次讲到人体从手掌到劳宫穴等,可测到静电脉冲;也有一部分外功的气功师,在外气向外发放时可测到有向外辐射的信息;还有的气功师身上带有静电,约有十伏左右,有极少数的气功师可产生放电,手掌可放出微弱的白光、微光。太白山上一个道士,测到他的身上的正常温度一般都在38℃左右。延安市城东吴云清老人,清朝戊戌年生人,到1994年仍健在,请大家看一看,气使人能长寿,吴云清在冬天零下20℃时赤足穿单鞋,身上穿两件外衣,仍很健康。这又说明气是可使人健康长寿。当人体气足时体内的温度相对高一些;当人体多病,免役功能低下时,当人体气虚时,人体的温度相对低下,在36.5℃或37℃以下,气足旺盛的人未梢循环血流加强,当人体气虚,元气不足时,手足发冷,未梢循环不良,手足血液循环慢,手足的温度也低,人体也没有抗病力,经临床研究发现,气的表现不一,例如胃气不足的人,在面色上淡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语言无力,四肢疲倦,不爱活动,手足酸软无力,饮食少;相反胃气足的人,面色有光泽,语言有力,饮食正常,四肢有力,好活动,舌质淡红而苔白或稍厚,唇红而体健,脉沉而稍滑有力,按之不绝。而胃气弱的人怕食冷、畏冷、畏寒;胃气强的人,不畏寒、不怕喝凉水,不怕食生冷食物。多方面试验即取得一定的经验,如有的人发现手掌上能放出白光、红光、紫光,但都没有能得出气的本质,气是什么物质的结论。研究发现,外气不能穿过玻璃,但能穿过土地。枣庄市一气功师,手掌发出气的作用后,豆腐无损伤,把豆腐下面的石头损坏了,至今还没研究透它的作用原理,外气发出后能离体50米击倒正常人,登丰县有一位道士,旧社会隔墙打牛,这个人是清代人,他的确能在墙内向外发气,把牛击死。河南省道士唐道成120岁时曾和河南省委书记合影,那是在1977年时,他练气功,身体还很健康。

3、古代养生家和医学家对气都很重视,葛洪讲天地一气,即讲宇宙就是天地,天地的生成都是气的作用而完成的,看到气的作用是巨大的。地球、月球在运转都是宇宙气的相互吸引力的作用。人的一切生理功能正常,也是靠气的作用来推动,调节,运送、代谢,五脏六腑及四肢关节百骸的功能都靠气的作用来完成。气在人体内如此特殊,气足精神旺,气虚精神虚,气散精神离。人死了气散了精神离了,人即停止了一切功能活动。气的存在用肉眼看不到,但是气表现的功能在外可见,目的气能视,舌得气能言,手得气能握,足得气能行,脑得气能灵敏,心得气能跳。心气不足的人,心跳缓慢,射血量减少,气不足的人,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肾气不足肾气衰弱时,肾的功能减弱,主要表现是腰酸,腰痛,阳萎早泄,性欲减低,,精子成活率低,不易生育,易感冒,易受寒;肝气虚的人,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多惊,面黄。这一些功能的改变,也表明因气虚而出现了所支配的人体各器官的功能降低。气存在于体内,主要在下丹田,下丹田也包括肾脏,肾藏精,藏先天之气。人体的气互相接联,各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经脉、奇经八脉、任督二脉而互相联系。人体的这种气,主要有元气,即真气,也称谓阳气,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也是健康长寿的源动力。其次是宗气,宗气由后天的天空之气和肺气相互作用,例如元气的调和而成。另外还有胃气、卫气、营气、精气及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等。而水谷精气,是后天从饮食物中得到的,由后天协助先天,而成了从阴生阳;以阳而育阴,则是由先天带动后天的生理功能,由后天各个脏腑及四肢百骸大脑神经的各功能而发挥它的作用。即是说,气是功能领先五脏六腑体现出来,当元气亏虚,真气不足时,五脏六腑的功能也就日见衰退。当元气虚脱而散失时,人体五脏六腑及大脑器官的功能立即消失。人死了,元气离散了,人的生理功能即可消失了。气在人体上的生理表现就是功能。先天真一之气的存在,不多也不少,而后天的一切气,即是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讲气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气的功能存在,即决定了物质是气的本源。如果后天物质不能补助,那么气的生化无源,气即出现日见衰弱的现象。而元气来源于先天的父母,即是先天的祖气,这种气经专家试验认为存在于下元,即下丹田和中丹田。

道家及佛家气功师认为元气也存在于三田中,上田大脑泥丸宫,中田黄庭宫,下田降宫,即在气海和关元穴之间藏有元气。一般人的气用肉眼看不见,气功师,即气足的人,身上的气放出金光,二等功力的人放出紫光,三等功力的人放出红光,四等功力的人放出白光,五等功力的人放出微弱的光点,快要死的人没有光,有的病人放出黑光。这却是经验观察之谈,非虚妄之谈。人体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使体内的元气足,包括后天的宗气足,胃气足。如果想得到真气的充足,必须做到清静,老子曰:“守虚极,炼静笃,保元守一”。《黄帝内经》上讲:“恬淡虚元,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从祖训看,要想使人体的真气壮盛就必须从清静虚淡,不争不急,不燥不怒上做起,否则真气是不会充足的。万物生于无,生于静,生于微,损于强,损于高,损于成,损于动,气也是如此。气生于静,损于动。肝气损于怒,胃气损于冷,肾气损于惊,肺气损于忧,脾气损于思,心气损于过喜,损于燥火;肾脏损于甜,肝脏损于辛,心脏损于咸,脾脏损于苦。通过对气多年研究,至今没有发现真正的物质存在于何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用科学的方法发现不了气的存在,就否定气的存在,这是非常错误的。

4、下面讲一个人体气虚的病例。姜某某,某部团长,经中医诊断为心气虚和肾气虚,住院治疗时出现心悸气短,口唇紫绀,面色暗,语言无力,心率52次/分,心电图出现室性频发性早博,心律不规则,跳几次停一会,头晕,头痛,夜间失眠,不思饮食,手足畏寒,下肢发冷,肢体麻木。经十一野战医院诊断为室性期前收缩,伴心动过缓,心肌缺血,神经衰弱。中医诊断为心气虚,心阳不振,认为心脏本身的元气不足了,即心气虚弱了,心脏的原动力减弱了,不能推动心脏的血液流动,所以才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及四肢发冷等表现,当即给以大补元气,、益心的汤药,采用生脉散加味;人参30克、五味子10克、麦冬30克、丹参30克、制附子20克,即服6剂,病人以上病症基本消失,心率70次/分,心律不齐,室性早博消失了,原来头痛,头晕,四肢发冷的感觉消失了,以上病例足以证明患者是因为严重的元气不足,日久损伤到心脏,即心气大虚而发上证,因此可以引发冠心病、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血不足和心气虚,心阳不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体气的重要性至今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只重视补血,而气虚了不知补。补气好比是车要加油。油,即气的后天精微物质,和人体水谷精微是一样的,而气是看不到的,气的作用人们都知道,但元气的内在功能人们很少知道。经多年研究发现,元气在人体中存在于肾,即下元,下丹田中。这种元气在人体内主要运行路线是任脉、督脉和冲脉、带脉。当人体练到一定程度,即小周天气运行通开了,人即不患腰腿疾病和头痛病。当人体大周天通开了,人体的免疫力就成几倍、几十倍的提高,可抵抗一切病毒感染。

5、我本人从1964年跟师学习道家内养功,即静功,已40余年未曾感冒,未曾服药打针。近20多年来,夜间睡眼很少,白天精神旺盛,常常饮冷水,从不腹痛,无论冬天多冷,手足都是温暖的,血压血脂都正常,活动与青年人一般,这些功能、效率都能证明气足气不衰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北京市李锡坤老师,他今年86岁,头发不白,精神如常人一般,语言有力,从不生病,齿完坚,血压正常,这也是证明气足的人健康,气足的人长寿。周灵王时代有一个养生练气的人叫彭祖,灵王召他进宫向他学习养生之道,当时彭祖已经700余岁,面有少容,身体看上去只有60来岁。后来青吴公见到彭祖,跟他学习养生法,寿命活到400余岁,还很健康,这些都有古籍记录,斑斑可考,并非虚言。气是人体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或讲功能,主要性能是多方面的。例如肾气不足的人,人体健康水平、免疫力大大下降,并且可使人头发早白,齿早落,身体早衰,寿命也减短。而肾气足的人,他的抗病力增强,他的大脑记亿力强,他的头发不白,免疫力提高,对于病毒、细菌有明显的抵抗作用,饮用生水不得痢疾,不得胃炎、肠炎、赤足冬天过河,不得肢痛及关节炎,他的眼睛视力到80多岁时可达1.5的视力水平。杜惟宏老师80多岁时,夜间在煤油灯下看2个小时的古书还很清楚。另外经过试验,人体元气足了,修炼的气足了,对乙型肝炎的恢复还有很大的作用。患者乙型肝炎的病人,通过自己的静坐,静养3-5个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大多都能转阴,如果结合服用抗病毒的中草药疗效更好。如果肝气不足,元气亏虚,单靠服中药或西药对乙肝进行治疗,其疗效很差,有的病人竟然以中药加西药治疗2年,未见转阴,这更证明气的作用。气在人体中起到一个健康长寿的根本源动力的作用。因此,保持人体气的充足,元气的旺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气的充足,元气的旺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气足的人,即健康。只要肾气充足了,人即长寿。人体若要健康,先要补气,养气,炼气为主。人体要长寿,先保持肾气不损,然后再设法调补肾气元气,才能使人长寿无病。

古代《内经》上对于后天的水谷之气也有一些记述。例如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内经》上讲的这一些理论,实际上是讲的后天的水谷精微进入人体后所发挥的作用而言,并且讲的不是真气功能,也不是元气的功能。真气运行于经络之间,真气运行,无形无踪,如太阳之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着,行于五脏六腑及骨髓中,行于五脏分肉之间,如电之运行,运行迅速,他的作用广大。世界上事物都可看到气的表现,春天到了,地气上升,万物植物靠气而生长。人体气足了,健康旺盛,身体无病,其实我们讲气,即气是人体的功能,气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而是和五脏六腑人体的各个生理功能联系在一起,当人体元气失散了,所有的功能也就消失了。功能的存在,标志着气的存在。气的兴旺壮足,标志人体健康。气的充足即元气的充足,标志人体一定长寿。气和物质不可分开,研究人体气的作用时,如果只追求物质的东西,那么这就要走到斜路上去,没有唯物辩证的观点,这是不正确的,过分强调这一点,即可迷失研究的方向,在研究气的作用时,一定要不脱离气的功能性,要和先天气、后天气、宗气、水谷之气及天空的清气,结合一体。元气的存在,若没有后天的空气在中间调节,元气也会失去作用。因此,后天气是物质基础,先天气是人体能量的源动力。只有后天助先天,先天不离后天,形成天地交泰,阴阳相交,水火即济才能使元气生化不绝。后天的水谷精微靠先天气调节运动为基础,而物质的一切先天气的功能还必须有后天的帮助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临床上补气时以补阴为先,在补阴同时一定想到补阳,补阳能化阴,阴无阳不化,阳无阴不长,阴阳平和即达到平衡时才能使人体的元气生化不绝,才能使人体长期保持在一个平衡健康的水平线上。基于上述论述,我认为气有一定物质的东西存在,但也不能唯物质论,气有功能性的作用存在,也有它的物质基础,两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开而论。单纯讲气是物质的,没有科学试验根据;讲气是不存在的,这种论点也是错误的,只有用辩证的观点去解释理解气的功能本质,才有利于祖国中医学的发展,并且可光大祖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医气的作用重视起来,加强研究,使祖国医学更加放出应有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道养生功,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4.

[2]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

[3]河洛精蕴,交通出版社1989,8.

[4]抱朴子内篇,中国中医出版社1997,3.

[5]性命法决明指,学术期刊出版社1988,11.

[6]气功学,青岛出版社,1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