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10千伏技术线损降损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电网10千伏技术线损降损研究

戚志磊汤文娟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伊犁供电公司新疆伊宁83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配电网负荷密度的不断增加,中压配电网的能量损耗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更有效地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即节能降耗已成为电网运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简单无功和低压无功优化方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功率优化指定配电站区域的反应和协调控制设备以及为结果进行认证的新设备。对节能配电网改造试点工程效益进行案例分析和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节能减排的影响。

关键词:配电网;节能;降损;优化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节能减排的发展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作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产业,电力行业减少电网损失是缓解能源危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由于电网结构薄弱和结构老化等原因,中国的配电网占电网总损失的比例很大。因此,研究如何减少配电网的损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网损失的原因,并根据最新文献从设备配置和系统运行等方面总结了各类减损措施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无功优化,配电网改造和分布式电源优化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减少损失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分配网络和未来配电网削减措施的研究方向。

1配电网线损出现的原因

1.1线路的负荷越来越大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建的供电方式,包括10kV配网在内,在衔接上多采用的架空线为主,工程施工方式多为环网供电工程,单端接线的树枝状发射容易发生冲突,由于地形的复杂化,使得在接线技术上有着混乱的问题,在当前的10kV配网建设施工现场的情况一般较为复杂,导致绝缘事故不断发生,接线事故频发,线路的负荷越来越大,带来安全事故的隐患。

1.2无法按照既定方案执行

例如10kV配网线路击穿情况不在少数,在设计的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了现场勘察的方式进行了求证,但是往往会出现突发的串线、挤线的问题。真正进行10kV配网建设的时候,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问题,也容易导致管线位置偏移的情况发生。

1.3电网无法自行恢复

谐振过电压的问题导致电流短时间内发生增大,出现跳闸事故后,电弧热量的绝缘老化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导致了电压升高数倍,还会因其跳闸事故发生,出现电网的接地故障,损坏开关柜绝缘和电缆。

2降损措施

2.1技术措施

(1)技术上进行10kV配电网的线损降损,首要的方法:将不合理的供电方式,根据需要增加电源点,加强电网技术改造,合理进行电网布局。配电网存在的问题诸多,包括迂回供电多、供电半径偏大、配变老化损耗高等问题,因此,就是对电网进行合理布局。可以优化电气距离,这样可以选择合理的供电半径,有效缩短负荷和电源点之间的距离。例如近电远送、迂回供电等。例如,10kV配电距离在6km以内,将线路电阻进行减小,可以采取对低压台区进行高耗能变压器的更换等措施,加大导线截面,按照小时5000h计算,例如将10kV线路进行线路改造,根据改造后的跟踪分析,为其他相类似农村电网降损改造设置在用电负荷中心位置,得到了很好的线损效果。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可以得到适合的导线截面。例如钢芯铝绞线最大负荷经济电流密度可以按照1.2A/mm2进行取值。对于10kV配电网的线路损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应集中在变压器老化的问题上,这是由于在传统的电力企业运行中,由于投资的考虑,选择的变压器容量较小,负载率较高,因此三相不平衡的程度较大,所以要改用能效等级高的产品是较好的选择。(2)改善电能质量,10kV配电网降低电压损失和电能损耗,采用变电所集中补偿、负荷侧集中补偿、用户负荷用地补偿、配电线路分散补偿的方法,提高功率因数。实现补偿电补偿量的合理分布,合理分布电网无功功率,使用非节点补偿算法进行计算,改变变压器老化等原因可对无功补偿进行优化,产生大量无功无功负荷的现状,补偿位置可以采用就地平衡的方式。(3)提高电网主网架运营水平,加强负荷监测管理,适当地调整变压器负荷分配,使变压器始终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对负荷变压器进行季节性的停运,合理配置配电网运行方式,调整配电网负荷,适配电网实行季节性空载和轻载,减少变压器的轻载和空载情况,提高电网运行运营水平,最大限度达到负荷三相平衡。

2.2线路改造

线损在总配电损失中占很大比例。在配电线路的设计中,传统的方法是基于允许的电压降,电线的机械强度以及电线的长期允许安全载流量等因素。从节能的角度来看,“电能损耗”应作为配电线路截面选择的依据之一,即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适当增加导线的截面积以减小配电线路的功率损耗。

2.3单相变压器

与相同容量的三相变压器相比,单相变压器的铁损减少5%至10%。单相配电变压器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安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负载中心的深度,缩短低压电网的供电半径,降低由于三相不平衡负载造成的配电损耗和主动线损容量,短半径,密集点,以实现降低能耗的重要措施,目前南京等地使用单相变压器,并在降低损耗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2.4营销管理降损

(1)将台区进行承包管理,实现规范化管理,制定降损管理制度,实行承包考核,强化考核,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帮助高损台区等进行措施制定等工作。(2)形成线损管理平台。平台注重计量,定期检查互感器、使用GPS管理终,端制定台区界面、客户档案等管理。通过计量仪表的准确性的提高,得到了准确的线损统计数据,二次接法等,采用技术手段定期检查表的计倍率,对线损高发地区进行分析。(3)优先采用智能电表,将落后电表更换为智能电表,不但能够精确计量数据,还能有效降低电量损失。能够提高计量管理的成效。例如10kV配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其中专项的函数功能能够实现对线损的查询、分析和统计,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和维护状况进行储存和记录。(4)对偷电窃电行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定期开展用电检查,强化偷电窃电惩戒措施,加强营销和负控系统监督过程中对异常用电的监察和监督。同时,利用高科技技术对偷电窃电行为进行查处。对窃电行为依照法律进行惩处,宣传和督促合法安全用电。通过技术手段完成对窃电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电力企业和用户的权益。

结语

本文从技术节能减损的角度分析了损失的产生和损害,总结归纳了当前技术性减损措施。最后,针对目前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希望对配电网的相关节能降损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倪建立,马放端,毕鹏翔,等.农村电网节能降损与自动化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吴文传,张伯明.变压器详细模型推导与三相配电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4):53~56.

[3]麻秀范.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与优化运行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