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许丽萍1杨翠芬2通讯作者

许丽萍1杨翠芬2通讯作者

(1易门县人民医院;云南易门651100;2晋宁区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晋宁650605)

【摘要】目的探析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72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作为先兆流产组,32例流产者作为流产组,挑选同期前来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妊娠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指数进行检测并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2例先兆流产孕妇中,根据血清孕酮指数高低所划分的40例先兆流产组经积极治疗,全部成功保胎;余下32例无保胎意义或经积极治疗无效的孕妇,通过耐心细致的劝解和疏导,全部选择以清宫术进行终止妊娠;保胎成功率为55.56%。对上述两组治疗前的血清孕酮指数相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治疗1周后的血清孕酮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指数作为临床先兆流产患者的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同时也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其水平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键词】血清孕酮;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临床效果;预后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3-0161-02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改革,使得我国新生儿人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使得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也同样呈现增长趋势[1]。临床上将妊娠28左右的孕妇突然出现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特征,并伴有阵发性下腹部疼痛、腰痛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目前临床认为先兆流产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集中在内分泌、家族遗传、免疫状况、居住环境、营养因素以及心理情绪等[2];因此如何寻找能对先兆流产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进行评估的指标便成为临床妇产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3]。有研究指出先兆流产的出现与孕妇体内的孕酮分泌不足具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4],为此本文试就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展开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作为先兆流产组,32例流产者作为流产组,挑选同期前来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妊娠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均为正常自然宫内妊娠单胎者;②均因阴道流血、下腹部疼痛等前来就诊;③均经妇科检查确认宫颈口闭合;④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拒绝治疗者以及中途转院者。其中先兆流产组中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1.8±2.9)岁,平均孕周(5.5±1.8)周,平均体重(57.6±4.8)kg;流产组中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1±3.0)岁,平均孕周(5.6±1.7)周,平均体重(57.8±4.6)kg;对照组中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3±3.1)岁,平均孕周(5.6±1.8)周,平均体重(57.9±4.5)kg;。三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以及体重等临床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1)血清学检查:所有患者均首先在空腹状态下抽取5mL外周静脉血,然后利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孕酮的检测,血清学检查由昆明金域医学检验所负责完成,所有操作均由检验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的使用说明及步骤进行。(2)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血清孕酮检测结果的不同,给予相应的保胎治疗:①血清孕酮指数超过75ng/mL的先兆流产患者,通常认为是受到孕酮分泌过少而造成的临床表现,故无需进行药物治疗。建议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孕期保健和保护意识的健康宣教,如尽量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以及保持欢愉快乐的心态。②血清孕酮指数介于30ng/mL与50ng/mL之间,则患者除保持卧床休息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保胎治疗处理,如给予患者40mg的黄体酮进行肌肉注射。注意用药后,需要及时根据患者体内血清孕酮变化而选择合适的剂量。③血清孕酮指数不超过30ng/mL者,要求孕妇绝对卧床休息,同时告之孕妇及家属胎儿流产几率较大的事实。若孕妇及家属坚持保胎,则给予60mg的黄体酮进行肌肉注射;若患者B超结果提示孕囊发育异常,则无保胎意义,建议进行终止妊娠。

3.观察指标对先兆流产组和流传组孕妇在保胎前和治疗1周后进行血清孕酮的检测和记录,并与同期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情况下血清孕酮的变化情况。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72例先兆流产孕妇中,根据血清孕酮指数高低所划分的40例先兆流产组经积极治疗,全部成功保胎;余下32例无保胎意义或经积极治疗无效的孕妇,通过耐心细致的劝解和疏导,全部选择以清宫术进行终止妊娠;保胎成功率为55.56%。对上述两组治疗前的血清孕酮指数相比较,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治疗1周后的血清孕酮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72例先兆流产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孕酮的比较(ng/mL,)

c表示先兆流产组与流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表示先兆流产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对先兆流产的关注度显著增加,一方面对孕妇的身体机能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对孕妇及其家庭和谐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临床上对先兆流产的早期预测、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评价等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5]。虽然研究表明B超诊断技术对于流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临床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超声在早期诊断先兆流产结局方面仍有明显不足;朱学菁[6]等在研究中就提出利用B超在诊断出原始心管搏动后,仍会出现最高26.7%的妊娠丢失率。而本研究将血清孕酮设为检测标准,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物质是女性分泌的孕激素,早期便由卵巢妊娠黄体所产生,8周后由胎盘产生,正常情况下在各孕周的浓度水平几乎相当[7],因此一旦出现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则意味着妊娠异常,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8]。

本研究中通过对血清孕酮的检测将72例先兆流产女性分为了40例先兆流产组(全部成功保胎)以及32例无保胎意义或经积极治疗无效的孕妇(全部终止妊娠);这充分说明血清孕酮指数高低对于先兆流产的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这在表1中也得以体现:治疗前先兆流产组的血清孕酮水平较低,而经过保胎治疗其指数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方面再次体现血清孕酮的诊断价值,另一方面又证明了我们所采取的保胎治疗方法得当,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临床上对先兆流产患者利用血清孕酮对保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进行预测,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还能对临床用药的选择具有较高的指导性。

参考文献

[1]康程.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2):79-80.

[2]曹艳,毕红梅.探讨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5):61-62.

[3]郑程成.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4):67-68.

[4]孙晶.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4):94-96.

[5]蒋苏梅.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水平联合检测对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937-1939.

[6]朱学菁.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9-81.

[7]蔡胜男,韩桂文,徐桂霞.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144-145.

[8]刘玉蓉,邹晓燕.先兆流产不同妊娠结局妇女超声、血清孕酮、雌二醇检查结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11):2250-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