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的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斑秃的诊断

高同章

高同章(肇源县中医院166500)

【中图分类号】R7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115-02

【摘要】目的讨论斑秃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斑秃活动期典型病理表现为毛球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术语称之为“蜂群征”。

【关键词】斑秃诊断

斑秃是以斑片状非瘢痕性脱发为特点的疾病。目前研究认为斑秃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流行病学

儿童及年轻人容易受累,10%~30%的患者家族史阳性。60%的斑秃患者年龄小于20岁。人群中斑秃掌病率为0.1%~0.2%,而人一生中有1.7%可能发生斑秃。有关先天性斑秃的个案已见报道。

2.发病机制

表达HLA-DR抗原的毛囊角质形成细胞与异常活化的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斑秃发病。Gilhar等学者取下斑秃部位头皮,将这2mm的皮片移植到先天无胸腺的裸鼠皮肤表面。试验发现移植皮片上重新长出头发,该结果说明在斑秃发病中免疫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发挥重要作用。将斑秃患者的头皮皮片移植至裸鼠皮表,皮片上头发亦可再生。提取斑秃患者的T淋巴细胞,与毛囊抗原共培养、激活后,注入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皮下,可以诱发局部毛发脱落。

3.病因学

具体病因不清。免疫学假说认为斑秃是针对黑素细胞抗原肽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被认为增加疾病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同卵双生儿的患病一致率为55%,该数据说明环境因素在斑秃发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4.伴随疾病特应性

疾病是最常见的斑秃伴发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哮喘和特应性皮炎。某些患者表现出斑秃的季节性发作,通常伴随着特应性症状的加重。某些顽固性斑秃患者具有特应性家族史。心理压力在斑秃发病中并未表现出重要作用。疾病本身会让患者产生严重的压力、抑郁、社交恐惧和焦虑。斑秃还可伴发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白癜风、炎症性肠病特别是克罗恩病。男性的自身免疫性腺疾病也有报道。

5.预后

斑秃病情变化不定,难以预测。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轻、病情越重者,预后越差。青春期前发病者,头发再生可能性更小。十分之一的患者表现为非头皮部位的毛发脱落,如睫毛、眉毛、胡须和体毛。另外大约10%的患者发展为全秃。初发患者6个月内毛发再生率达到30%,1年内达50%,5年内达75%。大约30%的患者可以痊愈,但多于33%的患者无毛发再生。50%以上的患者在数月至数年内复发。通常全秃、普秃、匍形性斑秃,疾病快速进展,累及睫毛、眉毛及伴指甲累及者病程长、预后差。

6.主观症状

脱发患者通常无主观不适。少数患者在脱发前1~2周感觉脱发局部一过性瘙痒、烧灼及麻刺感。偶有普秃患者主诉瘙痒严重。

7.客观体征

7.1临床表现全身有毛部位均可受累。表现为境界清楚,单发或多发,圆形至椭圆形不等的脱发区。受累部位皮肤表面平滑、柔软,无瘢痕形成。部分患者局部可有轻度红斑.表面覆盖薄层鳞屑。

7.2进展期皮损周围可见“惊叹号发”这种松动的头发大约高出头皮表面3~10mm,其末端颜色深,粗糙,类似刷子的形状;毛干部位较窄,颜色浅;毛根部萎缩;整根头发呈远端宽,根部窄的形状。“惊叹号发”反映出毛囊角化异常,生长期毛囊受损,并向休止期毛囊转化的特点。这可能是斑秃进展的发病机制。

7.3脱发模式多样常见类型包括:全秃,脱发累及整个头皮;普秃,全部头发及体毛脱落;匍形性脱发,沿颞部、枕部外围条带状脱发。少数患者表现为弥漫性、网状脱发。这种少见类型以脱发斑反复发作为特点,患者头皮脱发活动区与自发生发区可同时存在。

7.4再生的头发最初纤细、呈毳毛样,然后逐渐被正常的终毛代替。新生的头发通常白色,无光泽,容易折断。

7.5指甲改变见于10%~20%的病例。指甲表面水平或垂直排列的散在点状凹陷最常出现。临床上斑秃甲与银屑病指甲病变难以区别。其他病变还包括甲纵脊、甲剥离、匙状甲,少见甲脱失。

8.评估

8.1斑秃患者通常一般状况良好,常规不需要做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检测甲状腺功能。由于斑秃患儿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高达24%,因此儿童应行该项检查。

8.2受累区皮肤无瘢痕形成。疾病活动期,脱发斑外围数厘米区域的头发松动,拔发试验阳性。脱落头发呈惊叹号样。

8.3鉴别诊断斑秃需要与其他非瘢痕性脱发相鉴别。头癣、创伤性脱发、压力相关性脱发、拔毛癖、雄激素源性脱发、生长期松动综合征及二期梅毒也要考虑。年幼患者应考虑表皮发育不良,病理活检可鉴别。

8.4组织病理学斑秃活动期典型病理表现为毛球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术语称之为“蜂群征”。炎性细胞主要为朗格汉斯细胞和CD4-淋巴细胞,它们分布在毛球或血管周围,亦可向外毛根鞘浸润。凋亡是疾病活动期的主要特点,毛囊微小化,类似于退行期毛囊。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1989.

[2]杨国亮.现代皮肤病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