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PCI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宋卫1孙慧2晋素芳2

宋卫1孙慧2晋素芳2(辽宁省大连市市政府卫生所辽宁大连116011;2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11)

【摘要】目的探讨PC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500例PCI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如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者进行观察分析,监测其生命体征,制定PCI术后护理观察单。结果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15%,其中局部血肿占10%,假性动脉瘤3%,动-静脉瘘占2%。结论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是保证PCI术后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PCI术后出血观察护理

PCI现已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尽管介入性心导管术本身是比较安全有效的,但是同任何侵入性检查一样,危险还是存在的,可能引起多种术后并发症。其中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最为常见,包括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和动-静脉瘘等,以穿刺部位的局部血肿最为常见[1]。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冠脉造影患者500例,其中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165例,针对术后病人出现的穿刺部位局部并发症进行了观察总结和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冠脉造影患者500例,其中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165例,男306例,女194例,年龄35~85岁,平均68±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5例,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210例,高血压107例,糖尿病40例。

2结果

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共75例,占15%;其中局部血肿50例,占10%;假性动脉瘤15例,占3%;动-静脉瘘10例,占2%。

3讨论

3.1有关穿刺点出血的相关因素局部出血或血肿常见于穿刺部位,与抗血栓强度过大、手术操作过程、局部压迫止血效果、临床危险因素等有关。本组需要再次手压止血的患者占整个病例数的7.0%,高龄及女性为主要的危险因素。抗凝剂的应用对介入治疗后动脉出血具有一定的影响[3]。对血管穿刺难度较大、体形肥胖、病情较重者,局部麻醉要到位。

3.2指压方法的利弊本组采用的穿刺动脉止血方法为手工压迫止血法[4]。指压止血时避免血液溢出至皮肤穿刺点或皮下软组织,两侧股动脉穿刺时避免同时按压,在压迫过程中、拔鞘后密切观察心率、血压、面色、出汗情况,保持压迫动脉的力量适中。

3.3护理观察的重点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而导致血管闭塞和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抗凝药物,严格控制用药量,注意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血便情况,不要用硬物剔牙、挖鼻孔或鼻道,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以免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出血。大部分的出血发生在介入术后4h之内,故该时间段的观察更应严密细致。观察穿刺局部皮肤有无渗血、出血,有无皮下血肿等。

3.4穿刺点出血的护理

3.4.1科学合理地按压及包扎伤口,拔管后指压止血20min,伤口包扎松紧要适宜。

3.4.2密切观察腹股沟肿块硬度、搏动情况及术后杂音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对于局部血肿,可采用再次局部压迫止血。

3.4.3鞘管的护理

①股动脉留置鞘管的病人应保持仰卧位,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防止鞘管扭曲或断裂。②密切观察鞘管处有无渗血,指导病人及家属如何去感知和识别伤口出血,发现渗血及时进行处理;③拔除股动脉鞘管后术侧肢体制动6~8h,患肢平伸制动,不能弯曲。为防止卧床时间过长导致腰酸背痛,可瞩病人在穿刺侧肢体伸直的情况下左右翻身侧睡。

3.4.4拔管后注意事项(1)术后4h拔鞘管,在穿刺点上方压迫约15min,加压期间经常检查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只有在适当止血后才能改用砂袋或其他形式压迫,用弹性绷带包扎,在穿刺点上方用砂袋(1kg)压迫止血6~8h。保持卧床体位,术侧肢体限制活动24h,禁止屈曲,可平移、左右侧位,多喝水以利造影剂排出,每半小时按摩双下肢以防静脉血栓形成。

(2)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0.05%~6.25%,治疗时加压包扎,让患者卧床,持续用手压迫30min至数小时;有效的指标是压迫或包扎后血管杂声消失。部分1~2cm2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通过加压包扎闭合。另外治疗方法还有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器械压迫等止血。

影响局部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的因素很多,本研究只是从常见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蕊,林萍,高学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0(7):11-13.

[2]王丽姿,应兰芳,梁立芳.心脏介入术后皮肤穿刺口并发症观察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17-18.

[3]田金萍,李秀珍.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18-720.

[4]屠燕,滕中华.620例冠状动脉介入病人不同止血方法的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