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95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分析

王永桓

王永桓(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114200)

【中图分类号】R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95-0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及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5例患者中神经内分泌癌确诊率为67.37%,手术切除率达100%;I型、II型及III型患者的3年及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93%、62.07%和58.33%。结论加强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术前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微创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诊断微创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NEC)起源于消化道胺前体摄取与脱氨酶细胞,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4-1.5%,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类癌。该病临床表现多缺乏典型性,容易被忽视,加大了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难度,患者预后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95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2年10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其中男59例,女36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2.3±4.7)岁。发病到就诊时间1d-11年,平均时间(6.9±3.2)月。临床表现: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53例,肠梗阻5例,呕血、黑便18例,腹泻3例,近期体重减轻12例,体检或其他手术时发现4例。其中出现类癌综合征2例,占2.11%,多表现为出汗、腹泻及面部潮红等症状。

1.2临床诊断入院前均行胃镜、结肠镜、CT及B超等检查,病灶发现率为100%,其中病理确诊为神经内分泌癌64例,确诊率为67.37%;8例误诊为腺癌,鳞癌4例,13例误诊为炎症,其他恶性肿瘤6例。

1.3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肿瘤病灶分布、大小及浸润情况采取微创治疗。对于病灶直径2cm以下者,先于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或腹腔镜下行胃、肠壁局部切除手术,直肠中、下部患者经肛部行局部切除手术。均于术中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癌灶的浸润情况进行明确,若肌层出现浸润则改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对于病灶直径在2cm以上者(包括2cm)均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手术。

2.结果

2.1病理特点分析(1)病灶分布:胃部16例,其中胃底部4例,胃体部3例,胃窦部9例;直肠48例;阑尾17例;结肠6例,回盲部5例,小肠3例。(2)病灶大小:病灶直径0.4-3.9cm,其中2cm以下53例,占55.79%;2cm以上42例,占44.21%;(3)浸润情况:局限于黏膜及其下层17例;浸润浆膜层或肌层28例,贯穿肠壁全层及其周围组织9例。(4)病理类型:按照外科病理学分类标准(Ackerman法)进行病理分型:典型类癌(I型)54例,占56.84%;不典型类癌(II型)29例,占30.53%;小细胞癌(III型)12例,占12.63%。经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yn(突触蛋白)及CgA(嗜铬素A)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1.05%(77/95)、68.42%(65/95)和61.05%(58/95)。(5)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17例,占17.89%,其中大、小肠癌肿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转移13例,胃部癌肿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4例;远处转移6例,占6.32%。

2.2手术及随访结果95例患者手术切除率达100%,且在围手术期无一例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发生。术后5个月出现直肠吻合口狭窄5例,占5.26%,经扩肛等治疗好转;术后6个月复查出现溃疡性结肠炎2例,占2.11%,经内科对症治疗,病情控制良好。随访12-89个月,平均(63.1±10.6)月,其中神经内分泌癌I型、II型及III型患者的3年及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93%(41/54)、62.07%(18/29)和58.33%(7/12)。

3.讨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复发转移潜能,多见于胃肠道,临床主要有3个征像,即肿块、内分泌紊乱及恶性肿瘤转移。既往由于体积相对较小(肿瘤直径<2cm偏多),且肿块所致器官结构及功能障碍轻微而不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腹部隐胀痛、上腹饱胀及解黏液血便等消化不良症状,导致B超检查腹部检查的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螺旋CT、超声内镜、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扫苗及PET等检查方法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组患者术前行胃镜、结肠镜、CT及B超等检查,病灶发现率为100%,确诊率达67.37%;同时,经NS、Syn及CgA检查的阳性率较高,且每个病例至少一种蛋白染色表现为阳性,提示经内分泌标记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从临床的实践出发,我们建议:对于肿瘤直径在2cm以下且未浸入肌层的患者行局部切除;对结肠、小肠类癌及肿瘤直径在2cm以上的患者建议行全切手术治疗;对于转移性癌,如肝脏,酌情行原发灶及转移灶的切除治疗。本组95例患者手术切除率达100%,且在围手术期无一例并发症或死亡病例发生;神经内分泌癌I型、II型及III型患者的3年及以上生存率分别为75.93%、62.07%和58.33%。

综上,超声内镜及螺旋CT等多种检查可以提高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率,同时根据患者的病灶分布、大小及浸润情况采取微创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改芹,徐永涛.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12):916-917.

[2]陈创奇,陈泓磊,蔡世荣,等.38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8):587-589.

[3]朱州,黄顺荣,秦千子,等.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与微创治疗[J].5(4):34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