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护生对专科带教老师评价结果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临床实习护生对专科带教老师评价结果的分析

盛月华张玉凤李丽娟

盛月华张玉凤李丽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50001)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29-02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士对临床带教老师整体素质和和能力的需求。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在42名基础学历为高中,专业学历为大专以上,已经完成临床实习但未参加工作的实习护士对临床带教老师整体素质和和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论目前的带教老师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与学生的沟通和谐相处方面能够满足护士的需求,但在人格的尊重及授课技巧和吸引力方面需要加强培训,老师应及时主动地将临床护理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给护士,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实习护士带教老师评价分析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随着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护理教育逐步转向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为提高护士队伍素质奠定基础。

1.健全带教管理体制

形成全院一体化的三级教学管理组织结构,即护理部—总带教教师—病区护士长及带教教师三级架构,加强层级和细节管理,以提高带教管理执行力度。

1.1完善各级带教组织职责

包括护理部、总带教教师、病区护士长及带教教师的职责,明确各层级带教管理要求,实现带教全程无缝隙管理。

1.2严格护生带教科室的资质认定

护理部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和专业设置情况,确定负责带教护生的科室。科室也可主动提出带教护生资质审核的申请,由护理部组织教学管理组成员对其审核、评价,通过后在全院护士长会上宣布。这种对护生带教资质的严格控制,不仅保证了护生的实习效果,还促进了科室护理组整体实力的提高,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1.3实行临床带教教师双向选择制

临床带教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带教质量和护生实习质量水平。护理部制订了选拔临床带教教师的基本条件,并实行双向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使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带教教师,确保了带教质量。

1.4编制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计划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各级组织职责、实习要求、考核细则以及各专科临床教学计划,其中各专科临床教学计划包括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思考题三部分内容均对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次带教的特点,参照性强。

1.5运用激励机制,实施量化考核 

护理部对护生的实习表现制订了细化的加分、扣分量化考核细则,按综合成绩评定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由各科带教教师参照执行。此外,实行师生双向考核制度,即护生在每一个科室实习结束时,由带教教师填写“实习护士考核表”,护生则填写“带教教师考核表”,并上交护理部,以便发现教学环节中的不足,及时整改。同时,考核结果将作为优秀实习生(组)的评选及毕业后聘用的参考依据以及教师个人的星级考核、优秀带教教师、先进集体评选的参考条件。

2.加强临床护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1开展多种形式的临床教学能力培训护理部每隔2周举办一次全院性护士长系列讲座和读书报告会,将优秀者充实到带教教师队伍中,尽快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学历层次,优化带教教师队伍。

2.2发挥总带教的作用总带教组成员由热心教学和具有带教经验的护士长、优秀带教教师组成,其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大科年度教学目标和措施,并负责对各科室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

2.3定期召开护理临床带教经验交流会通过此平台,带教教师得以分享教学经验,共同针对护生的教育目标、实习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确定带教重点和改进对策。

3.教学质量评定标准

3.1教学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学员的帮助、教学内容深浅度等。

3.2对授课老师评价:包括授课水平、材料组织、课程对学员吸引力、教学教具效果等。

3.3带教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实习周次,以标准周目标为基础制定个体的周目标,每周按目标对实习生进行评价,并用周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评价实习生临床实习的质量和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

4.带教老师工作职责及评价标准

为了使临床带教老师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范围,制定相应工作职责条例和评价标准。

4.1制定本科室继续教育的长期规划(1~3年)和短期规划(1个月);

4.2负责本科室护士继续教育的组织、落实及质量管理;

4.3承担各项操作技术指导及考核;

4.4本科护士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4.5护士上岗前(新护士,进修生,实习生)的组织和培训;

4.6制定及落实学生、进修生的教学计划;

4.7承担部分学生和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

4.8协助教育部组织和落实全院性教育工作;

4.9撰写论文及参与护理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妤;王小冰;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带教行为的意见分析[J];护理研究;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