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1

高血压病人的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李芸靓

李芸靓(青海红十字医院810000)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以及对护理的方法对病人进行疏导、安慰、解释,使其摆脱焦虑情绪,尽可能使病人的要求得到满足,使病人情绪稳定、血压稳定,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转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方法:对患者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措施。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鼓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结果:患者由最初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异常到引导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结论:良好的护理指导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问题;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1-01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全国大约有9000万高血压病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而其中主要是精神神经因素,精神长期紧张、抑郁、焦虑,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而导致外周小动脉收缩,外围阻力升高而血压升高。所以,精神因素、心理状态与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而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问题分析的目标是为了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病人能有效的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压力,保持病人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高血压病人除有一般健康人的心理特征外,还有病态的特殊表现,在治疗上药物的治疗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上的护理与治疗。心理护理就是在掌握了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后有目的地制定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病情稳定,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就要认真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用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表情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有一个心理准备,树立起勇气和信心,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同时给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高血压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为:1焦虑、抑郁1.1心理护理高血压病人患病后一般有焦虑及抑郁情绪,需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对待已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为了减轻病人的情绪障碍,必须为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包括对病人的理解、爱心和鼓励。如在天冷时给输液的病人热水袋保暖,在需要时主动给一杯开水等,同时细心观察,了解病人对疾病诊断、治疗及对护理人员的情绪反应,并及时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必要时有针对性对病人作耐心的交谈,使病人改变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上的消极态度,在护患沟通方面不断深入,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病人恐惧、悲伤、抑郁、孤独等心理,保持乐观向上,平稳安定的心境。有利于反常心理的消除,使患者早日康复。

1.2稳定情绪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降低。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往往不稳定,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效果。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

1.3创造良好环境病房舒适、环境幽雅,给患者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患者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恢复期患者病房可配电视或收音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使患者早日恢复。

2知识缺乏2.1鼓励病人对疾病治疗及预后提问倾听其诉说,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

2.2合理饮食(1)限盐:食盐摄入应逐步减至每日6g以下,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宜太咸,尽量少吃咸菜、酱菜、咸鱼、咸肉等。(2)戒烟、戒酒。(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4)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动物性食品,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2.3指导病人合理用药(1)降压药无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和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3)必须坚持长期服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级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4)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宜向病人说明,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3.1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病人,告知病人缓慢改变体位。

3.2限制探视,减少刺激因素,防止情绪激动或紧张。

3.3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等。

3.4告诉病人避免屏气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