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清洁灌肠不同置管长度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成年人清洁灌肠不同置管长度的效果观察

汤淑静

汤淑静(河北省滦南县医院感染科063500)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清洁灌肠时,不同置管长度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提高清洁灌肠效果。方法:将102例需要清洁灌肠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1例,实验组肛管插入18-30cm,对照组肛管插入7-10cm,在灌肠液、灌肠次数、灌入液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肠道清洁度进比较。结果:实验组肠道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清洁灌肠肛管置管长度以18-30cm为宜,肠道清洁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清洁灌肠;置管长度;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090-01

清洁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肠道检查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肠腔清洁的程度直接影响检查手术效果。教科书规定清洁灌肠插管长度为7-10cm[1],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个体差异,此插管长度存在误差,为探讨成人清洁灌肠肛管插入的适宜长度,笔者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插管不同长度的肠道清洁程度,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对清洁灌肠插管长度及效果进行了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肠梗阻、肠癌等需要清洁灌肠患者102例,年龄38-75岁,其中男65例,女37例。将102例病人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51例,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病人灌肠时均采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灌肠筒距肛门的高度为40-60cm,灌肠液为0.2%肥皂水,统一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传统肛管,实验组吸痰管插入深度为18-30cm,对照组为7-10cm。

1.3效果评价标准:清洁:排出液澄清无大便残渣,术中肠管瘪平,术野暴露清楚。不清洁:排出液有少量大便残渣,术中肠道膨胀,术野暴露不清。

1.4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程度不同效果的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给成年人清洁灌肠时,适当增加肛管插入深度,其肠腔清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常规法灌肠,插管深度只有7~10cm,而直肠长度12~16cm,乙状结肠长40cm,由于肠道内粪便的阻力及肠道蠕动力的作用,灌肠液大量流入直肠。当灌肠液在直肠内聚积150~200ml,直肠内压力达到73kPa时,直肠壁感受器发生强烈兴奋[2],通过神经反射使病人马上排便。因此,灌肠液只作用于直肠、结肠下段,而无法到达乙状结肠上段,故很难将该部的粪便冲洗干净。。本文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18~30cm,可使灌肠液直接到达乙状结肠中段,避免了液体对直肠直接剌激而引起排便反射[3],同时充分软化该部位的粪便,促进粪便下移,彻底清洁肠道;同时对直肠剌激少,降低排便反射,减轻便意感,使溶液在结肠内保留时间长,有利于大便充分软化、水解,最终排出肠腔,从而收到理想的灌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第3版.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147:103

[2]李鸿勋.生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73

[3]赵巍,薛丽强,王传堂等.结肠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良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上半月版:35~36

作者简介:汤淑静(1971.9-),女,主管护师,大专,研究方向:感染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