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内初班错别字矫正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新疆内初班错别字矫正策略

谢群

谢群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832000

摘要:近年来,疆内初中班(内初班)成了民族教育的一大载体。而在学习和使用汉语言及文字的过程中,内初班学生最困难的就是对汉字的掌握和运用。本文将以维吾尔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内初班错别字矫正的策略。

关键词:内初班错别字矫正策略

内初班普遍存在错别字的问题,是内初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有效地纠正内初班学生的错别字呢?本文将结合三年多来的内初班教学实践,探索内初班错别字的根源及矫正策略。

一、夯实语音是矫正内初班错别字的治本之方

维文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经过对内初班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他们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母语规律,对汉语声调区分意义和汉字字形区分意义没有感知力。读时只有升降调;写汉字时,80%是用简单的音近字替代。因此,要有效矫正错别字,应先矫正读音。内初班学生汉语读音问题集中在三方面:1.分不清声调。维语中只有升降调,没有阴平、阳平、上、去声之分。学生往往把“漂亮”读写作“飘亮”,分不清“时间”和“事件”。2.部分声母分不清。声母zh、ch、sh和z、c、s以及j、q、x组内和组际混淆,如c、s不分,“厕所”读作“cècuǒ”,“无私”读写作“无慈”;j、q不分,“其他”读写作“吉他”;zh、j不分,“实际”读写作“实质”,“找我”读写作“交我”。3.部分韵母混淆。混淆最多的是把韵母e读作i。比如“作者”往往被读写作“作纸”,“阶梯教室”读写作“集体教室”。

以上问题可以分项解决:

第一要务,解决最大、最普遍的声调问题。首先,向学生讲明声调区分意义的作用。用一些因声调不对引发的误会纠纷来提起学生的重视。并讲解声调的常识,带领学生进行声调训练。在这个问题上,训练是关键。可以加上手势,反复地进行领读——模仿——指读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内初班学生在读阳平和上声时困难最大,因此要对这两个声调进行重点指导和训练。接着,要求学生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对生字词和简短的文章、诗歌等均要认认真真查字典来标好声调,进行听读——朗读练习。随着朗读的进行,学生会发现上声字和“一”、“不”有时会变,这时及时地进行变调知识的补充,学生会记得非常深刻。严格督促一段时间,学生就养成了注意声调的习惯。渐渐地,高频字在学生脑海中就会形成固定记忆,在生活中也会说得非常准确。

第二要务,解决字母混淆的问题。通过研究学生错误的规律,我发现易混淆的声韵母一般是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相同的。因此,可以参照方言辨正的方法。

首先,给学生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比如z、c、s同是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头平伸,舌尖与齿背形成阻碍,而z是塞擦音,不送气,c要送气,s是擦音;j、q、x同是舌面前音,发音时,舌面前部上举,与硬腭接触形成阻碍,而j是塞擦音,不送气,q要送气,x是擦音。指导学生找准发音部位,示范发音方法,然后进行领读,由字到词,反复练习掌握单个声母后,进行易混声母联合练习。比如“厕所”、“萃取”、“咨询”、“奇迹”等,先给予拼音提示,再取消声母,最后取消所有提示。反复领读——指读,再编上一些顺口溜进行趣味练习,平常与学生交流时注意纠正,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他的混淆音,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

当学生能去注意字音的差别的时候,他一定会去注意字形上的区别,渐渐地也就形成了音形合一的思维模式,近音替代的错字就会大幅减少。我教的班级,就这样一步步走来,普通话水平和写字的正确率都远远高于其他的内初班。

二、追溯汉字本源是矫正内初班错别字的良方

内初班学生还有与汉族学生共同的问题——形近字混淆。其中最多的是偏旁相同部首混淆、部首相同偏旁混淆以及结构问题。比如,“籍、藉”不分;“福”写作衣字旁,“初”写作示字旁等。汉字经历了图形文字、甲骨文……草书以及建国后的简化等形体演变。因此解决形近字混淆的问题应首选因形释义、因义辨形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高频汉字的字形结构和字义起源。

比如“示”和“衣”字旁字的区分,我们可以追溯“示”的来源。“示”是象形字,起初只有一横一竖,其形体像以木表或石柱所为的神主形。本义是神主。后有人觉得太单调,于是在上面添了一短横装饰,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在两边各添了一笔,也就成了“示”字,因此,带有“示”字和“示字旁”的多与鬼神有关。“福”最初也是象形字,是左边一个神台,两只手托着一壶酒,意为献酒给祖先或神灵,祈求好运。所以“福”是示字旁。其他的“祈祷、祭祀、礼、禄”等,其本义无不与鬼神有关。作为名词是福气的意思,那是神给予的,作为动词是神赐予福气的意思。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像“籍、藉”这样的形近字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部首的意思来区分。古时的书是竹简,所以“书籍”的“籍”应为竹字头。“狼藉”可让学生想类似的办法来记住。我班学生就曾通俗地理解为:狼窝里有草,乱蓬蓬的,所以“狼藉”的“藉”是草字头,整个词语的意思是乱七八糟的样子。偏旁相同部首有别的字几乎都可用这种方法解决。

考文献

[1]高廉平《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翟时雨《汉语方言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