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疗效分析

闫春生

闫春生(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骨外科137400)

【摘要】目的观察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方法2007年6月~2011年9月,收治52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8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平均54.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全部患者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比较骨折愈合率、复位优良率及固定优良率。结果49患者均获随访,46例骨折愈合。骨折不愈合11例,3例骨折愈合后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复位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94-02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常见的损伤之一。由于股骨颈解剖结构及生物力学的特殊性,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容易发生。近年来,多枚空心钉内固定技术因其有较高的抗剪力、抗弯力及抗扭转力,且钉头体积小,对股骨头颈血运干扰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1]。2007年6月~2011年9月我科对52例股骨颈骨折应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28~76岁,平均54.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左髋25例,右髋2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0例,坠落伤17例,摔伤:15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正侧位X线片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头下型27例,经颈型13例,基底型12例;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Ⅲ型41例、Ⅳ型11例。入院时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内科疾病15例。

1.2手术方法:患者采用持续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取仰卧位。C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伤肢内旋外展复位骨折后,于股骨大转子下约3cm外侧骨皮质处斜行向股骨头方向,与股骨颈平行打入3枚导针。沿导针方向经皮斜行切开3个3cm小切口至骨皮质,选取长度及螺纹合适的半螺纹空心螺钉经导针依次拧入,使前部螺纹长度恰好超过骨折线,钉头至股骨头软骨下5~10mm,钉尾紧贴骨皮质,使空心钉沿股骨颈纵轴方向加压坚强固定。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钉尾加用垫片。充分冲洗,逐层闭合伤口。若闭合复位失败,则于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点外侧约2cm处,与腹股沟平行作一长4~5cm短斜切口。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牵引伤肢内旋外展方法复位骨折,使用小切复钳固定骨折近端辅助复位。采取与闭合复位内固定同样方法固定骨折。缝合伤口。术后不使用外固定。2d后可端坐并适当行膝关节伸屈活动及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术后2周拆线,3~4周可扶拐下地活动,8~12周根据X线片视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行走。术后2、4、8、12周,3、6、12个月定期随访,此后每年随访1次。

1.3评价指标:骨折复位质量按Garden对线指数分级,Ⅰ级:正位X线片示股骨干内侧缘与股骨头内侧压力骨小梁轴心呈160°,侧位X线片呈180°;Ⅱ级:正位155°,侧位180°;Ⅲ级:正位<155°,侧位>180°;Ⅳ级:正位<150°,侧位>180°。其中Ⅰ级为优,Ⅱ级为良。

2结果

49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31个月。38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8~15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不愈合11例:7例接受股方肌骨瓣带蒂植骨术,术后18个月骨折愈合;4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例骨折愈合后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合并糖尿病;1例经减少负重行走及对症治疗,行走后轻度髋痛,生活能自理,症状无明显发展,拒绝进一步手术治疗;1例复诊拍片示股骨颈短缩,骨折端吸收,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3讨论

股骨颈骨折使用内固定治疗后,对于术后何时开始负重一直存在争议。以往采用的内固定钉治疗的一个要求是长时间不能负重,这是由于骨折的不稳定及早期的局部插力可能导致头坏死。最近诸多学报道了早期负重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另外,严格禁止病人负重的观念常会使医师、理疗师、病人及家属产生一种消极或沮丧的心态;另外在卧床时使用便盆,抬起非患侧的肢体会使骨折复位的股骨颈区域承受相当大的应力。不仅如此,即使不负重情况下身体一半的重量也会经过髋关节作用于骨折处。如果膝、髋关节呈完全屈位,髋部的插力会接近全身的重量。在充分考虑到上述的一些因素,对于合作的病人,假如对骨折进行了稳定固定,则早期部分负重的效果要好于不负重。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率为10%~20%,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率可达30%~40%[2]。与其他内固定材料相比,应用空心钉固定骨折后不愈合率最低,Parker等[3]报道对1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空心钉内固定后其骨折不愈合率仅为4%,但其中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率高达23%。我们的研究中骨折不愈合率为22.45%,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

Bonnaire等[4]发现,股骨颈骨折后7~24h关节囊内压明显升高(平均35.5mmHg),即使囊内压升高不显著,长时间(24h以上)持续此状态仍会导致股骨头血液灌注障碍,引起缺血性坏死。Bonnaire等[5]研究发现,股骨颈骨折后由于髋关节内积血造成关节内压显著增高,体位不同差值显著,于伸直位内旋外展时最高,远远超过其供血动脉的灌注压力,使旋股内动脉的下干骺分支血流明显减慢,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增高。我们在复位股骨颈骨折的过程中,很难保证一次成功,需反复多次,势必造成股骨颈供血中断的可能性显著增长。如在复位前即切开关节囊,引流积血,降低囊内压再行复位,会明显减少对股骨颈血液供应的破坏,提高骨折愈合率。

参考文献

[1]HamelinckHK,HaagmansM,SnoerenMM,etal.Safetyofcomputer-assistedsurgeryforcannulatedhipscrews.ClinOrthopRelatRes,2007,455:241-245.

[2]SzitaJ,CserhátiP,BoschU,etal.Intracapsularfemoralneckfrac-tures:theimportanceofearlyreductionandstableosteosynthesis.Injury,2002,33Suppl3:C41-46.

[3]ParkerMJ,RaghavanR,GurusamyK.Incidenceoffracture-healingcomplicationsafterfemoralneckfractures.ClinOrthopRelatRes,2007,458:175-179.

[4]BonnaireF,SchaeferDJ,KunerEH.Hemarthrosisandhipjointpres-sureinfemoralneckfractures.ClinOrthopRelatRes,1998,(353):14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