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63例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分析

林邑华

林邑华

(广西梧州龙圩区龙圩镇卫生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分析6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反应,调整和控制降压的幅度。结果:6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显效52例,占82.54%,有效8例占12.70%,总有效率95.24%。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要严格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重视靶器官的保护,量在限度地减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44-02

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的中患病率高达50%,已成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选取临床6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7列,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8岁。高血压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3年。住院时间7~14d,平均住院时间25d;经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尿酸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1.2治疗方法

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刘(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及B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合用可增强降压疗效。在有慢性呼吸道疾病、Ⅰ型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和抑郁是禁用。

2.结果

6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7~14d血压明显下降,之后血压下降较少,显效52例,占82.54%,有效8例占12.70%,总有效率95.24%。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很高,约占50%,其中多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主要有以下特点:(1)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各器官都呈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明显,几乎成了无弹性的管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完全膨胀,动脉内骤增的血容量得不到缓冲,导致收缩期血压增高,而舒张压相对较低,导致脉压差增大。(2)血压波动大表现活动时增高,安静时较低;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而且血压越高,其季节性波动越明显。在24小时以内,以及在一个较长时期都有较大波动,轻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老年人的压力感受器官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关。(3)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能减退,常有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患高血压后轻易引起心、脑、肾的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4)起病缓慢,进展慢,症状多不典型或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在体检中或并发脑血管病时才被发现。(5)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药物性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2]。

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预防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同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应遵偱以下几点(1)尽可能选择24小时平稳降压的药物(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科素亚等),从单一、小剂量用药开始,增加剂量不要过快,需要时联合用药。这样不仅能增加疗效,而且能减少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合用同一类药(如氨氯地平与波依定同属钙拮抗剂),提倡合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合用,西拉普利与寿比山合用等)。(2)降压要慢,不可操之过急,以使机体能适应血压调整过程。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重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应避免降压过快而不能耐受(如发生严重头晕等),要测量卧、立位血压,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观察是否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必要时复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3)按医嘱服药,不要自行随便换药或停药。(4)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情绪波动,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戒除烟酒,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控制体重等。

【参考文献】

[1]秦玉珍,王昌河.老年病高血压的治疗[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23):344.

[2]华琦.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3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