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治疗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降压治疗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节

窦桂忠

窦桂忠(山东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平度2667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34-02

【关键词】高血压心率变异

高血压可损害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HAR),其HAR损害的本身可作为某些恶性事件如猝死、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报因子。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高血压对HAR的损害,并在不同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寻找既能控制血压,又有利于HAR恢复的药物。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未经治疗或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140/90mmHg)。肝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脏病(包括房颤、频发室性早博)、收缩压>220mmHg者除外。1999-03—2000-10经手测血压初筛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41例,年龄46—68岁。白大衣现象、药物不耐受、二联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共6例被排除,将资料完整的35例纳入分析。

1.2方法手测血压:门诊患者每周1—2次,住院患者每天1次;24h动态血压(ABPM):治疗前及治疗后10周分别检查;超声心动图:治疗前后各1次,计算左室质量指数,其值若>110g/m2(男)或>90g/m2(女)即认为左室肥厚;24hHolter记录:治疗前后各1次,使用HOLTER-STARHRVAnalyzerV3.2;心率变异:遵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1998年的建议[1],将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组(A组,n=17),尼福达+双氢克尿塞组(B组,n=18)。两组药物自小剂量开始(依那普利10mg/d,倍他乐克25mg2次/日,尼福达20mg2次/日,双氢克尿路塞25mg/d),剂量随血压调整,直至平稳控制血压(24h血压<140/90mmHg),共观察10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全组血压控制满意。全组依据左室质量指数诊断的左室肥厚(向心性)22例,治疗后有10例恢复“正常”,左室肥厚回缩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别显著,组间差别不显著(未列表)。24h心率变异情况:HRV时城及频城分析显示SDNN,TP在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SDNN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TP=总能谱功率,LF=低频段功率,HF=高频段功率。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A组同期比较,cP<0.05。

3讨论

已有证据表明,缺血及非缺血性心血管患者HAR的削弱均可预示恶性事件。在治疗高血压时,若能同时注意改善HAR,显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外有作者[2]将倍他乐克+非洛地平为一组,依那普利+双氢克尿塞为一组观察降压达靶标后HRV的变化,结果两组HRV均有明显改善,组间对照差别无显著性。本文作者将可能有改善HAR的依那普利与倍他洛克为一组,而将可能无改善甚至加重HAR损害的尼福达+双氢克尿塞为一组,在达到靶标血压后比较两组HAR的变化,研究显示两组的血压控制率、左室肥厚回缩率组内治疗前后相差显著,组间差别无显著性,但HRV结果SDNN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别均显著,表明A组的两种药物确可改善HRV,对HAR的恢复可能有利,提示在高血压治疗中应首先考虑选用。

参考文献

[1]孙瑞龙,吴宁,杨世豪,等.心率变异性监测临床应用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

[2]YlitaloA,AirakoinenKEJ,SellinL,etal.Effectsofcombinationantitypertensivetherapyonbaroreflexsensitivityandheartratevasinbilityinaysternichypertcnsion[J].AmJCardiol,1999,83;88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