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疾控中心十二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辽宁省盘锦市疾控中心十二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经验

阮喜成姚启哲

阮喜成姚启哲

(辽宁省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124000)

【摘要】在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盘锦赛区比赛之前及赛中,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比赛场馆、签约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评价验收、比赛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全市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病媒生物监测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工作。盘锦市疾控中心在人员、技术、物资、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为十二运保驾护航。

【关键词】十二运卫生保障应急准备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263-02

按照辽宁省卫生厅、盘锦市十二运组委会、盘锦市卫生局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举办期间,盘锦市疾控中心圆满完成了对盘锦赛区的卫生保障任务,获得了宝贵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工作

对红海滩体育馆“一场三馆”、柏栎、东湖、瑞诗三家签约酒店进行了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公共场所卫生指标、集中空调系统三个类别的检测工作。

1、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为甲醛,共采集了71个点位的空气样品,其中比赛场馆35个点、签约酒店36个点,监测结果均符合《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

2、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指标为温度、湿度、风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照度、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用品大肠菌群,采集空气微生物样品136个,公共卫生用品样品85个,现场检测676项次。监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标准。

3、集中空调系统检测项目为积尘量、积尘中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中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设置了28点位,其中场馆13个点,签约酒店15个点,采集样品560个。监测结果均符合卫生标准。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

完成了比赛场馆、三个签约酒店的生活饮用水监测工作,采集了辽东湾水厂的出厂水、各签约酒店的末梢水共计12份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其中常规指标检测2份:为柏栎酒店和东湖宾馆末梢水;全分析指标检测3份,为辽东湾净水厂出厂水、柏栎酒店末梢水、红海滩体育馆末梢水。检测结果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

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共采集水产品、粮食及产品、肉及肉制品、饮用水、腌制菜五类、80份样品,检测指标为铅、镉、总汞、总砷、硼砂、甲醛、还原性糖等。有8个海蟹样品的镉超出了《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3]规定的限值。

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共采集冷冻饮品、饮用水、餐饮食品、膨化食品、肉及肉制品五类、50份样品。检测指标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沙门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等。各检测项目均符合卫生标准。

四、传染病防治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全运会的卫生保障工作,提高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以及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预警能力,防止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市疾控中心于6月中旬组织专业人员对我市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诊桌设置及开诊情况、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了督导。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现场指导,并留下整改建议意见。

根据省卫生厅下发的“十二运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制定了“盘锦市十二运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实施细则”,从8月1日开始,全市各县区对辖区传染病疫情执行“日报告、周分析”制度,报告分析数据每日上报给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汇总分析后报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自8月1日至9月11日,盘锦市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其中乙类10种,丙类5种,报告发病数为935例,各病例散在发生,病例间无聚集性。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27条,涉及病种主要为其它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预警信息经核实,无聚集性;监测期内,我市无突发事件报告。

五、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为做好全运会期间的卫生保障工作,制定了盘锦市疾控中心十二运卫生应急预案;根据我市的传染病发病情况、食品风险监测结果、病媒监测等各类监测结果,对十二运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专题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建议。

为了提高应急人员应对化学中毒的个人防护水平,8月22日早,我中心对化学及职业中毒应急人员进行是个人防护培训及演练,就A级防护水平的防护,各位应急队员现场进行了防护服的穿脱演练。为应对十二运期间各类突发事件,对我中心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消杀用品等储备情况进行检查、更新。

虽然十二运期间盘锦赛区的时间短,赛事少,但是我们在卫生保障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统一领导、集中精力,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大型卫生保障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GB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