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幸福课堂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浅谈幸福课堂在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向秀兰

南江县赤溪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新课改把语文教学摆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给老师的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而幸福课堂的应用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它通过开放的学习形式、和谐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范围,给学生营造一个全新的幸福课堂。它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学生们的兴趣和课堂上的知识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提供平台、学会思考、加强朗读等形式,享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展示了自己的特长,提高了课堂效率。为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幸福课堂分组平台思考情感

实施幸福教学,主要就是响应新课改的要求,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得到转变,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挖掘学生的的个体潜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一言以蔽之,幸福课堂就是一个让师生互动学习、形式灵活开放、课堂氛围良好、学生积极性高的课堂,是一个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的幸福课堂。但是说起来容易具体要怎么样做呢?下面笔者就幸福课堂如何构建,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实行分组,合作共赢

幸福教学首先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主导地位,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实行分组的形式,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学习,引入良好的竞争机制和讨论机制。实行小组比较小组竞赛的方式,通过小组评比作为其学习成果的评分标准。老师根据不同组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指导。注意分组的时候要平均分配,每个组都要分到一个学习好基础牢的作为组长。实现优等生和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合理组合在一起。租金学生的整体成绩共同提高。

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的带头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引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要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融入其中感受其中。例如,在《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先让小组学生比赛唱歌《东方明珠》,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同时通过提问一些香港回归的问题,让学生增加课堂印象。通过互动交流、提问抢答、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们找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愉快轻松的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寻找到幸福感。

二、利用媒介,创造幸福

成功的教学要学会发挥网络媒介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现代话教学。通过视频影像加强学生们对只是的理解。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学”,只用学生对所学的只是做到充分的理解和吸收,才是成功的教学。有一些教学如果单纯的去说会比较死板,这就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视频、音频、映像等信息元素的结合,让学生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中学习《长城》一文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讲一下到长城旅游的经历。然后给学生们放关于长城的纪录片,通过纪录片让学生们对长城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让学生们理解长城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们自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学生中体验幸福感。

三、转换思维启迪思考

唐诗宋诗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对古典文学加强重视,越来越多的唐诗宋词等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当时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都是高度凝练,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学。因此,要想让学生充分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感受古典文学的美丽,就要用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转换思维,积极思考,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内心写照,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如在学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诗歌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其深刻的寓意。老师就要给学生讲解郑板桥先生的履历,让学生了解其生平背景。然后给学生讲解竹子的寓意,通过延伸讲解“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寓意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借物喻人的含义。然后通过对时代背景的讲解,让学生们充分理解作者不随波逐流不望风而倒的高尚的思想情操。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的发散思维,通过让学生们充分讨论,让学生和现代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加强朗读,品味情感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学科,是对汉语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汇总学习的综合学科,是一个人走向社会所必学必备的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语文就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形式,特别是要运用好朗读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对优美的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文化的魅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普通话的发音,注意语言和节奏的运用。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加强学生对课本的印象。例如,朗读《桂林山水》的时候,要注意用轻松愉快的节奏,让学生感受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独特魅力。

总之,语文教学要通过多方法、多途径、多思考、多媒介的方式,将课本内容延伸开来,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做到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将幸福课堂充分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来。

参考资料:

[1]张换英.漫谈如何让幸福走进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1(10)

[2]路璐.浅析语文教学中幸福课堂的构建途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8)

[3]倪红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觉到幸福[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