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外环境和室内通风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思考潘咏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建筑室外环境和室内通风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思考潘咏翔

潘咏翔

潘咏翔

广东宇浩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建筑室内外的通风会形成风环境,通过对建筑内外通风的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的进行,可从最后的数值与分析结果了解到风环境的质量,以此决定人们在这个环境中是否生活舒适,并根据结果对通风情况做一些调整。即通过试验与模拟,可了解风环境的基本情况,做出处理与应对,给出思考。

关键词:室外环境;室内通风;数值模拟

引言:进行建筑室外环境和室内通风的试验,用数值模拟,是以某工程为例,优化对室外风环境和室内通风的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设计室内良好的通风系统,促进室内与室外空气的流通,为人们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本文试验与数值模拟的进行,是以某工程为例,基于条件分析。

1.工程基本情况

该建筑群共有10栋建筑,占地面积为43024m2,这几栋建筑之间的距离参差不齐,整体布局为不规则布局,其中一栋建筑有良好的通风,同时因为建筑所在的区域气候较冷,所以建筑群内人行道的设计与室内通风必须良好解决,并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根据某一标准给出的评价结果是(如表1所示):

表1该建筑群人舒适度与外界环境的评价

2.试验与数值模拟

2.1试验

对于试验的内容,是基于建筑群的基本情况与评价结果,把试验内容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夏季、过渡季、冬季,以及每个季节风速、风向与室外气温的变化,设置试验步骤。具体步骤如下:其一,整合所有试验使用的信息与数据,把数据整理、分类,放到对应试验数据库内,其二,选择试验进行所需的模型,用已有的数据建立基本模型,作为后续数值模拟使用的模型,其三,选择分析网络,把模型分析的结果放到分析网络内,由其分析出结果[1]。

其中,分析网络的选择是基于风环境的设置,以及整个建筑群的网格规划,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而模型的建立,是根据收集到得建筑群数据,用软件构建物理模型,从物理模型中,可把建筑群所有情况还原,为数值模拟提供依据。

2.2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的工况是,该建筑群所在的地区是大陆性季风气候,这个气候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全年风向有明显的变化,冬季降水较少。因此,构建物理模型后进,选择了相应参数,对应的情况是:工况1,夏季的盛行风,风向为南风,风速是3.70m/s,得到的概率为14%,最终的评价结果是自然通风,工况2,过渡季节的盛行风,风向由南风变为西南风,风速降为2.85m/s,是自然通风,最后工况3是冬季的盛行风,风向,风速是2.95m/s,概率是16%,评价结果是行人舒适性。

其中,工况3的分析是以人行走的区域为主,要求测量到的风速不超过5m/s,根据人体舒适性的要求,是随着温度的下降,人们越不易忍受风速,相反,人们可忍受风速。工况1与2的分析结果是夏季与过渡季的盛行风,评定结果是自然舒适。且在模拟中也进行了室内室外网格边界的设计,室外的边界设计,是基于已经确定的风速、风向,空气流动的出口可根据分析结果自主设计,同时,计算面积,确保没有滑壁,而室内网络边界的设计,是根据室内的面积的大小,以边窗为界限,以及每个工况季节的变化,逐步设定压力值,而在穿堂风条件下,若风压的差额大于0.2mpa,已经可以让建筑内部有良好的换气,如图1,空气龄与建筑进深呈比例增加。

图1风压差为0.2mpa时,空气龄与建筑进深的关系

2.3分析结果

风环境模拟:

夏季工况,距地的测试距离是1.5m,由此得到的结果是,不论是从风压还是风速,在人行区域内都没有发现漩涡,也没有发现无风区,而压差具有较大差异的是整体建筑的最底层,得到压差的数据,可用这一数据完成数值边界的设定,判定为压力边界;冬季工况,其工况结果的是,仍以1.5m距地距离为例,根据初始风速到最后风速的变化,得到了风速放大系数,而在这个季节,防风节能很难进行的位置是建筑的迎风面;过渡季工况的结果,在人行区域没有发现漩涡,也未发现无风区,其余结果与夏季工况基本一致。

自然通风:

夏季与过渡季因为室外温度较高,室内通风可用自然通风的方式,由于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所以多以用建筑防风为主,即外窗的开启,会根据前两个工况模拟得到的压力值,计算出外窗开启后与地面的比例。其对应的结果如下:其一,夏季工况分析后,得到室内的风速较缓,测量得到的最大风速0.72m/s,风量较大,室内与室外换气的次数是每小时接近15次,而用风差设计后,得到外窗与地面之间的比例超过50%,说明室内有良好的空气。其二,过渡工况的结果是,室内风速基本保持在0.35m/s,部分位置测量的风速是1.46m/s,得到其一小时换气的次数是5.5次,而用风压差计算后,得到压差超过0.5Pa的范围大于50%,表明室内有良好的空气。

3.思考:从上述分析过程中,得出在夏季与过渡季,室内通风可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而在冬季,是用建筑阻隔风。所以,提出的思考如下:

优化室外环境与内部通风的分析[2]。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式分析,是把分析的结果用直接的方式展示出来,为风能的利用与建筑内部的通风设计提供数据,所以,应在现有分析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完善操作中的不足。

优化建筑内的排风设计。建筑内部会产生大量废气,需要新鲜的气体替换,而为优化室内的通风,是根据建筑内部各个位置气体的积累情况,更改排气管道,同时,也要基于废气对大气的污染,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即建筑新风口的设计,是基于卫生间与厨房废气的影响,设置新竖井,同时把厨房的排烟筒向上上升2m,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另若是室外的风速越快,污染物进入空气后更易扩散。

结语:总而言之,对建筑室外环境和室内通风的试验和数值模拟总的思考,是根据建筑整体环境中风环境的变化以及空气的质量,优化建筑内部的通风设计,促进室内与室外空气的流通,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打造舒适空间。

参考文献:

[1]赵丹,张瑞雪.某高层建筑群室外风环境数值模拟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2):96-98+102.

[2]王宏伟,鲁小松,王宝令,张峻,郭哲良.基于室外风场环境数值模拟的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技术,2014,45(S1):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