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探讨

赵伟

赵伟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钙制剂的相关问题和具体措施,以及整改之后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临床治疗过程中钙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其使用的方法,对比整改之后的钙制剂处方的不合格率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钙制剂使用不合格率为13.0%,经过整改之后钙制剂的使用不合格率为8.0%,其中主要以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最为广泛。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钙制剂的使用需要从使用的剂量和品类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钙制剂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钙制剂;临床治疗;使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075-01

医学研究表明钙离子具有非常强的抗衰老作用,长期缺钙的人非常容易患慢性疾病,尤其是老年人群其体内的钙质流失比较严重,如果长期缺乏钙质那么很容易导致诸如高血压、佝偻病和支气管哮喘等严重慢性疾病发生[1]。然而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本文就对我院在临床治疗中钙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门诊部门处方病床1000张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钙制剂处方床为150张,所占比例为15%。抽查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门诊部的处方病床共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使用钙制剂的处方床共计400张,所占的比例为20%;非钙制剂处方床1600张面,所占比例为80%。

1.2方法

钙制剂的使用方法主要参照《新编药物学》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对于钙制剂使用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钙制剂的名称、钙制剂的使用规格和剂量、药物的价格等方面来对所有的处方进行评判,将评判的及诶过进行整理和统计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钙制剂的使用情况

我院使用170例,所占比例为42.5%;妊高症患者25例所占比例为6.25%;骨质疏松症患者115例,所占比例为28.75%;佝偻病患者人数为17例,所占比例为4.25%,糖尿病患者73例,所占比例为18.25%。

2.2钙制剂处方的筛查情况

所有使用钙制剂的处方床中不合格的处方有32例,所占比例为8.0%,其中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不合格处方12张,所占比例为3.0%;活性钙不合格处方共15张,所占比例为3.75%;碳酸钙维生素D片不合格处方5张,所占比例为1.25%;以往的钙制剂的使用不合格率为13.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钙制剂的使用主要应用在治疗那些慢性疾病的患者中,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作为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严重下降,所以体内骨骼的钙质流失非常严重,因此需要通过使用钙制剂来进行加强吸收和延缓衰老等[2]。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钙制剂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但是滥用钙制剂不仅不会对病情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还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国家卫生部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钙制剂的使用方法。

本次研究发现目前在我院的临床用药中导致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体现在3个方面:(1)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钙制剂的剂量较少,因此无法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经常将钙制剂的使用剂量和口服液的剂量混为一谈,在钙制剂中钙离子的成分较低,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适量的增加使用剂量,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效果,钙离子的含量才能够完全满足患者机体的需求量;(2)钙制剂的生物利用率比较低,钙制剂中的钙离子在中的溶解度非常小,一般在口服之后需要经过胃酸的作用才能够完全的消化和吸收,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其依从性明显较低,继而使钙制剂无法很好的被机体吸收,其生物利用率相应的也比较低;(3)钙制剂中的成分对于机体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误认为钙制剂额成分和作用都是一样的,完全忽略了不同钙制剂中不同成分(如微量元素等)对于患者机体的影响,这样很容易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促使患者产生严重的并发症[3]。

通过调查研究之后我院对处方中存在的钙制剂使用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整改措施:(1)对于不同的人群和疾病类型对症用药,比如儿童群体正处于长身体的最佳时机,该类患者如果出现缺钙的情况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性情异常、夜间盗汗、甚至出现关节畸形的情况,对于儿童的补钙时要注意钙制剂避免和主餐混吃,因为食物会影响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因此钙剂的利用率将会大大降低;如果在使用钙剂时服用维生素D片,那么应该尽可能的分开服用,这样可以避免体内VD含量超标继而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老年人群如果缺钙那么会出现失眠、腰腿酸疼、骨质疏松等情况,因此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致病因进行详细的了解。(2)选择最佳的不该时间,人体的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在清晨和夜间相对较低,因此最佳的补钙时间也在清晨和睡前,此时能够保证所有钙质的充分吸收;(3)不良反应情况的控制,一般在使用钙制剂治疗时不能和抗菌性药物联合应用,因为钙离子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逐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因此对于机体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如果在使用钙制剂时采用的静脉滴注的方法,那么在滴注的注射的过程中对于其速度进行很好的把控,避免出现低速较快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本次实验中共筛查出钙制剂使用不合格的处方32张,不合格率为8.0%,明显低于整改之前的不合格率。因此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力争让我院钙制剂的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更加的规范和科学。帮助更多的患者合理进行补钙,病情能够早日得到治愈。

【参考文献】

[1]李荣.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27):61-62.

[2]张燕.临床使用钙制剂的临床药学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8(1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