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分析

连治琼李小燕张琴黄香恒刘虹作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实验组一共有22例患者成功脱机,3例死亡;对照组一共有14例患者成功脱机,11例死亡,两组患者成功脱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何吸痰引起不适、导管脱出、窒息、痰液阻塞等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成功脱机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吸痰引起的不适症状发生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77-02

循证护理(EBN)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到临床中有着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1]。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本身会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说痰液引流不畅、呼吸道粘膜受损等,为此,在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大多会对其采取适当的护理,以此来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地吸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为了更好地研究哪种护理方式适合用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我院也对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016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31例,女性有21例;年龄最小58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65.54±2.54)岁;有4例属于经鼻气管插管,48例属于经口腔气管插管。按照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插管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经鼻喂养等操作;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在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寻找较为专业的护理人员,确保其能掌握相应的循证护理方式;然后再由循证护理人员确定护理方式以及内容,以此来为循证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2)吸痰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过程中,吸痰方式主要有两种,其分别是开放式吸痰以及密闭式吸痰,而在为患者选择吸痰方式的过程中,则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恰当的吸痰方式,同时不要让患者和呼吸机分离,这样才能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机械通气,这样就能获取相应的氧合支持。(3)气管内吸痰的指征。就目前而言,护理人员在对对患者进行是否需要吸痰判断的过程中,其循证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其一,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痰鸣音,又或者是在对患者人工气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有痰液冒出;其二,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的恶化,或者是动脉血气中所存在的血氧分压下降了;其三,患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将咳嗽痰液排除;其四,患者出现了误吸。如果患者在护理过程出现了上述症状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吸痰处理,以此来确保患者吸痰的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成功脱机、死亡患者例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引起不适、导管脱出、窒息、痰液阻塞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一共有22例患者成功脱机,3例死亡;对照组一共有14例患者成功脱机,11例死亡,两组患者成功脱机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何吸痰引起不适、导管脱出、窒息、痰液阻塞等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3.讨论

紧急气管插管在临床中属于急救工作重点,对患者进行这项操作能够让患者气道保持通畅,但是,长期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其本身很容易在卧床过程中产生各种并发症现象,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操作,还有可能致使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更甚者危机患者生命[3]。

循证护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受到了临床护理较多的关注,其在护理工作中属于一种性思维,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按照自身临床经验以及患者需求对其进行循证护理,以此来解决患者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调查显示,在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验组患者在经过系统护理培训之后,护理人员在科学循证护理模式下有效的提高患者成功脱机率,同时患者死亡率、吸痰引起的不适症状、导管脱出、窒息、痰液阻塞等现象发生情况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数据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提示我们,相比较于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成功脱机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吸痰引起的不适症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迟春妹.循证护理在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吸痰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36):81-83.

[2]毛秀莲,徐振虎,张宗雪.改进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22(4):60-62.

[3]汪晓娟.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