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式改革初探

刘锦钻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小学,528000)

摘要:音乐评价的方式会直接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效的音乐评价方式可以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在我国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音乐的教学方式也随之进行改革,尤其是在课堂评价方式方面逐步的受到学生的喜爱。音乐是陶冶情操的主要艺术形式,因此改进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式,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讲述正确的小学音乐评价观念,总结出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式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方式;改革

前言:

音乐课程的新课标要求考核的方法需要变通灵活,必须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帮助,并且能够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音乐是心灵的陪伴者,也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学习音乐可以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高雅情操[1]。音乐课堂的考评方式关系着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态度,正确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提高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而错误的方式则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有效且正确的课堂评价方式对于音乐的教学至关重要。

一、树立正确的小学音乐评价观念

1、小学音乐课堂评价的现状

根据传统的教学评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角色,其次是教师和家长对于成绩的关注多过于对学生的内心状态的关注,分数成为了主要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在音乐课堂评价方面的方式尽不相同。以往音乐教师往往通过学生能够掌握的音乐知识数量和学生对于音乐的熟悉程度来评定学生的音乐素质,忽略了音乐其实是一门艺术,学习音乐最重要的兴趣以及灵魂上的感知,学生在固有的知识教授下对音乐很难提高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效率也会很低下,机械的音乐课堂评价只会让学生学习更枯燥,如此便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与学习音乐的本质目的相互矛盾。

2、正确的小学音乐课堂评价观念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2]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的音乐教学的总目标。从“新课标”的总目标可以看出,学生学习音乐不仅是要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每个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各有不同,音乐并不是一部分人的专有领域,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和享受的,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全部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且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因此改变原有课堂评价方式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在课堂评价标准方面要实现多样化,重视评价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体系,正确的小学音乐课堂评价观念由此逐步的渗透到音乐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情感、价值与态度共同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基础知识准备。

二、探索新的小学音乐评价内容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应该要客观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并且配合新课标的要求,从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的了解学生的特长,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音乐水平。小学生的音乐天赋各不相同,有的人对乐器的兴趣很高,有的人擅长创作,而还有的人在唱歌方面比较突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评价要全面观察,不能只凭借主观意识片面的评价,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为每位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的艺术素养。

经过实际的教学探索,新型的小学音乐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音乐创新、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情况、知识应用等方面,音乐是属于每个人的,也是会伴随一生的一种艺术,关注学生对学习音乐是否有激情,是否热爱音乐,积极的参加音乐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能够自主的学习音乐并且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挖掘音乐的艺术价值。课堂内和课外的学习情况一般是指乐器、节奏、鉴赏、唱歌、听辨以及律动等众多方面。音乐知识的应用以及创作性主要是要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探索新的小学音乐评价方法

1、音乐考试方式结合平时成绩与期中期末成绩

传统的音乐成绩考评主要是依据期末成绩来测定,经过实际的实践和总结,其实将平时的考试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进行考评更加公正,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使得学生考试发挥正常,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激情,每次的考试都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

2、利用“课堂音乐会”形式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可以定期两周或者一个月在班里举办一次课堂音乐会,每次安排不同的小组来进行属于自己的“音乐会”文艺汇演,表演形式可以是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等,可以是独演也可以是多人合作表演。期末班级组织规模涉及全班学生的大型音乐会,人人参与,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创造和谐、激情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氛围。

3、鼓励学生进行互评

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提高学生对彼此的优点欣赏,突出学生的强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赠评语给对方,表达自己对对方在音乐方面的赞赏,通过互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学习的动力。

4、举办音乐知识竞赛

课堂知识学生很难当堂进行消化,因此教师定期的举办音乐知识竞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巩固学习到的音乐知识。音乐知识竞赛的方式可以是抢答、提问等方式,将课堂上的音乐知识充分的应用到活动中,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知识竞赛中,并且在活动最后进行评价。知识竞赛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温习学到的知识,还可以促进音乐课堂评价机制的完善。

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评价方式的改革对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音乐的课堂评价方式改革的进行时符合社会教育体制进步的,顺利的进行此项改革不仅可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对培养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小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改革在课堂评价的方式上进行优化,配合新的课标要求,共同打造新时代的新型课堂教育方式,促进培养高素质、多元化发展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路静未.对2011版音乐新课标课程性质阐述的剖析[J].音教论坛。2016.12.

[2]朱咏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郭声健.《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