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振兴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

李思雅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提升乡风文明是振兴乡村文化的灵魂所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核心,丰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继承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理论,发挥乡风文明在振兴乡村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面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而为之努力奋斗。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乡风文明

中国的乡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尤其是从乡村转移出来的生产者,对乡土的依恋是进入城镇后必不可少的乡愁,乡村与乡村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必须要深层挖掘其乡村特点和乡土味道。振兴乡村文化,重点是要加强对乡风文明的培育,引导农民在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积极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转化为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积极吸收现代城市文化与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在新时代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新乡风,为中国打造美丽乡村增添灵气。

一、振兴乡村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居于重要的地位,尤其在世界各国加强文化软实力比拼的时代,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具有战略意义。

(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上是农业文化,黄河、长江流域等为中华民族的生存提供了自然条件,这种特定的地理环境适于农业的发展,故中国在很早时期就出现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所以中国的传统农业文化是“以农立国”的小农为特征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思想体系,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规定性特征。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农耕生产过程中,不仅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运行的规律,而人们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依据自然规律来确立自己的行为方式,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节气的划分也逐渐丰富和科学,形成天、地、人之间合理的结合和统一。

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认知和民族态度。一定的文化形态有一定的价值观念,中国农业文化还长期培育形成了中华民族好清静、爱和平、爱自然、贵人事、重经验、畏天命、怕冒险、安份守已、随遇而安、克勤克俭等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安土重迁,恋家归根的乡土情怀。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乡村文化建设理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现在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并特别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文明的过度、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度、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充分肯定了未来农村社会发展趋势是面向城市化,点明了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各自的特点,指出打破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列宁认为在沙皇农奴制时代的这种封建小农业生产条件下,农民群众形成了因循守旧、懒散怠惰、整日沉湎于幻想的人生态度和落后的文化心理。但到十月革命之后,发现农民群众的这种人生态度和文化心理依然存在,并逐渐认识到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稳步前进,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必须改变苏俄农村文化的落后性,认识到在苏俄农村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继承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理论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民问题、农业问题是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一直在强调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毛泽东毕生都在关注着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开始从事农村文化教育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农村文化思想的领导,毛泽东强调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极大不同,所以无产阶级必须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但这一时期,毛泽东也并未忽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在进行土地改革和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从农村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农村科教事业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作了重要论述。

邓小平同志把握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回忆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清了中国国情,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在吸收、借鉴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态势的状态下,积极探索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之路,不断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在认真总结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农村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着力加强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和具体方案的部署,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学者们对胡锦涛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导的背景下取得一系列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发展的逻辑和历史规律,引领中国的巨轮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水平极大提高,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跨越式发展。乡村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巨变的历史进程中快速发展,文化格局的多元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地位的确立,现代化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都促进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入发展。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切实把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多年扎根乡村的生活经历和基层工作经验,对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是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农业问题依旧是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更是农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提升乡风文明的价值内涵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哲学睿智,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都是基于主文化视角的有着上千年文化史的中国道德规范,是根植于乡村的规范,振兴乡村文化的灵魂在于提升乡风文明,“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是一个地方乡民普遍认同并遵守的生存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良好的乡风是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

优秀的乡风文明不仅可以凝聚人心,教养群众,纯化民风,而且也可以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并充分展示现代文明精神价值的时代特色。乡风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文明的乡风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共同推进,乡风文明不仅反映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条件,结合乡村文明建设的综合性与发展性的特点,也可以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乡村的价值,乡村中的人、事、物都在这里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和乡土情怀,振兴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而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作者简介:李思雅(1993-),女,河南信阳人,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