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效果

彭银群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门诊430022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孕妇随机分组,主要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n=60),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服务,n=60),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后早孕反应程度,以及SDS、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早孕反应程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的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早孕反应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早孕的反应,还可以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早孕反应;效果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孕妇是在6-12周之间,会出现一些早孕反应,由于每个孕妇体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会出现不同程度早孕反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严重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影响胎儿器官的正常发育[1]。因此,引起了孕妇和医院的关注和重视。经过不断研究与深入,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本次对120孕妇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影响效果,将结果进行总结,并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孕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例数为60例,对照组,例数为60例,观察组年龄为22到35岁,平均年龄为(27.25±2.81)岁,孕周5-8周,平均(6.82±0.44)周;对照组年龄22到36岁,平均年龄为(28.15±2.21)岁,孕周6-8周,平均(6.71±0.34)周。两组孕妇的常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中主要包括:合理饮食、检测孕妇的生命体征、与孕妇沟通交流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其主要步骤如下:一是心理护理:孕妇在怀孕初期非常容易产生悲观、抑郁、恐惧负面的情绪,从而出现孕反应,比如:精神性的呕吐等[2]。护理人员要对孕妇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孕妇多沟通交流,可帮助孕妇加深对早孕反应的了解及早孕反应对母体及胎儿带来的影响,减轻孕妇的担忧心理,调节孕妇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孕期信心。二是认知护理:护理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孕妇以及孕妇家属有关妊娠的相关知识,让孕妇可以对其相关的重要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可以及时了解不同阶段母体出现的一些反应,可以对此反应进行正确的对待,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3]。三是生活护理:要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保持空气流通,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有助于孕妇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另外,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孕妇的身体变化情况,孕妇出现呕吐的时候,要将呕吐物清除,让孕妇用温开水进行口腔护理;并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忌烟酒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4]。四是护理人员要使用多媒体向孕妇展示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带领孕妇观看新生儿的育婴场景,包括沐浴、游泳及吮吸母乳,从而激发孕妇的母爱之心;护理人员多鼓励孕妇家属多陪伴孕妇,与孕妇沟通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给予孕妇极大的心理精神力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护理后早孕反应程度的情况,其中包括:厌食时长、呕吐次数、呕吐时长,分值越大,说明孕妇早孕反应严重的程度越高。

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SDS、SAS评分的情况,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得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实验样本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护理后早孕反应程度比较

通过对两组孕妇护理后早孕反应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孕妇护理后早孕反应程度比较()

2.2两组孕妇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5.16±3.87)、(46.16±3.84),对照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9.21±5.79)、(53.12±3.72),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早孕妇女在怀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抑郁、焦虑等,这些负面情绪会加剧孕妇的早孕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经过研究,需要对孕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传统、落后的常规护理服务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关报道显示,实施预防性护理具有一定的有效性[5]。实施预防性护理可以从心理护理、认知护理、生活护理三个方面进行入手,通过不断的加深孕妇对妊娠相关知识的一个认知程度,与孕妇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消除孕妇的负面情绪,释放自身内心的压力,有助于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可以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在饮食方面,可以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饮食方案,不仅可以满足孕妇的需求,还可以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6]。

综上所述,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缓解孕妇负面情绪的同时;可以减轻孕妇的早孕反应程度,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杨,张艺小,周冬琴.试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8,(2):309-310.

[2]郭贝贝.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临床效果探讨[J].健康周刊,2017,(28):62,64.

[3]刘晓宏.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6,(14):145.

[4]袁丽英.缓解早孕反应的护理干预分析[J].医疗装备,2015,(4):115-116.

[5]杨杨,张艺小,周冬琴.试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8,(2):309-310.

[6]黄雪凌,周惠欢,唐结仪.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6):763-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