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门诊换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基层医院门诊换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张小红

张小红(南京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103)

【摘要】在基层卫生院门诊外科工作中,给外伤病人进行有效的伤口换药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护士在此项工作中,要正确判断伤口的情况采取妥善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做好门诊换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及物品的正规化管理,以促进病人伤口的早日痊愈。

【关键词】基层医院门诊换药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75-02

在门诊换药室,护士每天要接触各种性质、各种类型的伤口,正确判断并妥善处理是伤口得以早日愈合的关键。作为一个换药室护士,主要的任务还是以换药治疗为主,为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换药。本文就自身在换药室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门诊换药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加强门诊换药室日常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基层医院门诊换药室往往因为医院规模较小,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不明确,且门诊病人来往频繁,清洁伤口和污染伤口不能分区进行,凡此种种,造成交叉感染极易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相关部门干预下,我院对门诊换药室在布局上进行了合理分区,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进行了严格划分。同时对换药室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监测常规化、检查安全化。

工作时,应注意保持换药室清洁整齐,每日用5%的来苏液拖地板1次,操作台及治疗椅分别用消毒灵液浸泡的毛巾擦拭,并对以下感染途径进行严格控制:

1.1空气污染:每天中午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60分钟,每月空气培养1次,检查菌落的生长数是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1.2接触感染: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控制由于医护人员手的细菌污染造成换药时交叉感染。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即接触伤口的用物必须先清洗再送供应室灭菌;隔离病人用过的敷料要焚烧,用过的器械先消毒、清洗,再送供应室灭菌:操作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戴好口罩帽子。接触伤口的器械用生理盐水将消毒液冲洗净,以免刺激伤口。

2.临床换药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伤口内异物应彻底清除。

异物残留是伤口不愈的一大原因。换药时详细了解病史,仔细评估伤口,彻底清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是伤口换药操作中要特别注意的,也是伤口得以愈合的重要前提[1]。

2.2创面保持新鲜。

创面新鲜是伤口得以尽快愈合的前提,肉芽组织水肿、过度增生或生长停滞等,应及时处理,以免日久变成慢性溃疡伤口或窦道。换药前应仔细观察伤口的变化,注意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发现肉芽坏死或陈旧,应给予刮除修剪;若创面出血较多,可用温盐水纱布略加压迫即可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

2.3引流合理适当。

引流是伤口处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引流物的选择和放置必须合理,否则会影响伤口愈合。应根据伤口感染情况,脓液、分泌物多少,伤口深浅,出血多少选择适当引流物。填塞引流物时松紧要适度,填塞太紧影响底部肉芽组织生长,填塞太松使伤口内肉芽并未长好,形成窦道。不管是要使用引流物或是要去除引流物都要根据伤口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2]。

2.4换药不宜过勤

伤口换药既要正确的引流,又要掌握好换药的间隔时间。有的病人在受到外伤后,为了使伤口早日长好,天天到门诊换药,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频繁对创面换药,对病人创面反而造成刺激,降低局部组织的再生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与外界细菌接触的机会,导致创面愈合不良[3]。

3.做好换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换药时认真仔细,给患者以信赖和安全感。处置前向患者说明换药的目的、操作过程、换药间隔时间、注意事项,伤口护理知识及处置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等,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合作[4]。

作为一个换药护士所进行的换药治疗过程,是一种观察病情、治疗伤痛的过程。要做好换药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同时还要协调好护患及患者家属的关系,以取得治疗上的合作,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秦淑君.伤口换药中需注意的问题[J].全科护理,2010,08:144-145.

[2]郑孝炳。王继萍.外科换药的环境条件和应掌握的环节[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2(7):95—96.

[3]颜长江,马清仙,史敬轶.换药间隔时间对创面愈合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2):131.

[4]李齐.对门诊换药室工作的研究和探讨[J].中外医疗,2009,2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