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庄丽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梗死是脑血管常见疾病,患病后患者应脑组织缺氧、缺血造成神经功能损伤,肢体出现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对其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先对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经MRI、CT诊断均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悉同意,并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心脏病、肝肾疾病、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51.5±6.5)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52.5±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表现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时对患者病情严密进行观察,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肢体被动训练。患者可通过健肢缓慢带动患肢进行上举、背屈、腕关节背伸、前臂旋前旋后等运动,每天运动次数保持在2至3次左右,每次训练时间为15分钟。②床上运动。对患侧进行移位训练,逐渐完成起坐、翻身、单腿搭桥、双腿搭桥、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及肩关节抗痉挛训练,每天训练次数保持在5次左右,每次时间为10分钟。③步行训练。使用上肢扶住床边,肩部、双腿保持同宽,缓慢弯曲下肢膝关节进行起立、蹲下训练,训练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逐渐让患者负重训练,负重量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并做好相应保护措施,避免患者摔倒,每天训练次数保持在5次,每次训练时间为5~10分钟。④定向力、记忆力训练。每天引导患者记忆年龄、姓名、时间、地点、方位等内容,让患者记忆病区物品摆放情况或患者亲属及朋友相关信息,加强患者记忆力。⑤日常生活训练。对患者进行解纽扣、穿衣、洗脸、进食等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应由简到难,逐渐提高患者肢体功能。

1.3观察指标

以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版)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2]进行评分,总分为45分,患者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为严重;采取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进行评分,评分表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采取简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总分为66分,分值越高患者运动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40例)护理前:CSS评分(14.83±3.25)分,MBI评分(53.72±6.53)分,FMA评分(31.08±3.12)分,护理后:CSS评分(13.34±2.72)分,MBI评分(57.23±6.89)分,FMA评分(40.54±3.62)分;观察组(40例)护理前:CSS评分(14.23±3.14)分,MBI评分(52.50±5.65)分,FMA评分(31.42±3.03)分,护理后:CSS评分(11.52±2.74)分,MBI评分(60.59±5.72)分,FMA评分(53.72±3.51)分;护理前,两组患者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CS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患病后会破坏患者神经功能,致使患者残疾及死亡,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可塑性,激发患者神经功能重组,避免神经干细胞和程序出现迁移、凋亡情况,促进患者神经环路恢复[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显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彭秀丽.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及情绪改善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4):104-106.

[2]郭先娥.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01-102.

[3]夏连香,谢爱荣,李晓红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39-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