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文并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情文并举

梁樑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新课改

下如何进行中学文言文教学

梁樑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摘要】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面临着“情文并举”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应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对教学目的的设定有新的认识,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文言文教学就能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目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9-0079-02

从2005年开始,我国各省市中小学迈入了新课改的进程。许多县级城市和乡镇的中小学,在进行新课改中都面临着许多挑战,原因是新课改加大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和培养力度,力求从实际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而许多科目的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纷纷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创新,以逐步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本在内容上增加了古代诗文的学习和欣赏,务求从人文历史的角度提高青少年对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继承。而在其中处于主要教学内容的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位置很重要,但却收不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历史人文的认识仍很片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仍然低下,大多数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体会都是:“古文要上得生动,很不容易!在古文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容易,但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和古汉语识读能力却没有提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能运用教学软硬件设备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情境设计,但学生的情绪浓厚,可对古汉语字词和语法的掌握水平却降低了,大多数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仍然提倡文言文教学要取得明显成效还是应以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为直径,但这样的课堂往往缺乏生气和创新,会导致学生不但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古文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古文学习产生了厌倦、害怕的心理,教学效果依然不好。因此,近年来中学文言文教学出现了“到底是以情感的体验为最要,还是以学生古汉语识读水平真正提高为最要”之争,在这种争论下,文言文教学成为了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硬伤”。如何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情文并举”,成为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师所急切解决的问题。

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前两种文言文教学方式的利弊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使个体在身心都能得到愉悦的情况下学习并掌握一切有利于自身能力提高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如何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个体的心理,从而使其更好地接受掌握知识是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因而从教育心理学来看,目前我国教育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源都是对学习的理解出现了“片面化、狭窄化、任务化、被动化”偏差,以往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就是这种偏差的具体表现。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求下,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师习惯将语文知识片面地狭窄地解释为“正确答案”,不求知识的拓宽和扩展;对语文学习只求完成任务、取得高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接受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否真正提高,正是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丧失了对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兴趣,这种现象无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发扬而言,都是不应提倡的,也是文言文死记硬背教学方式的最大弊端。而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往往能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因为情境教学首先从文章的人文历史背景出发,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情境,让学生在体会历史情境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背景,拉近学生心灵与文章情境的距离,使学生和文章内涵产生共鸣,再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文章的字词语法知识。因此,文言文教学的情境教学是以情感体会为先,在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再进行古文知识的掌握,这需要在教学课时和教学设计上有所侧重、调整,教学辅助设备也要有所支持。但文言文教学要设计情境,达到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效果不仅需要教师课前对课文内容、讲读进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还需要对教学设备有熟练的驾驭,这样文言文教学的情境设计才能取得明显成效,但相应的就会在课时分配上减少对古汉语字词和语法的识读时间,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学生注意力仅被文言文背景情境所吸引而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相应提高的现象。所以这成为文言文教学采用情境教学的“瓶颈”部位,也是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不愿采用情境教学于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因,毕竟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提升青少年对祖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继承。新课标就明确指出:“中学文言文教学新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诗文80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文言文教学能实现情感教育是最好的,毕竟学习应成为学生乐于学、勇于学的一种活动,而不能成为学生思想负担,更不能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但文言文教学又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它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因此要真正实现“情文并举”,需要对文言文教学有全面重新的定位和认识。

二如何实现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情文并举”

要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情文并举”,首先要对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教育心理学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的教学目的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包含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决定着学习的最终效果;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实现“情文并举”,就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教学目的如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这两方面着手,能将教学目的有效实现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相兼顾,文言文教学就能突破盲区。

1.教师的教学目的要重新确定,教学目的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顺应个体身心发展需要,能通过目的的实现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习新观点认为,学习应该是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如果过分强调结果,就容易强化学生避免失败的动机。如果避免失败的动机占优势,其学习就变得消级被动,不敢轻易尝试和冒险,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结论,逐渐失去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往我们教学目的的设定多是教育者从自身教学预期目标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目的的重点都是落在学习结果是否能实现上,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的教学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知识是否真正掌握、能力是否提高,这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教学和学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的传授学习。所以,我们在确定文言文教学目的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学应取得的成效、预期目标是什么;另一方面,这个成效的取得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手段?这个过程和手段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真实能力是否有效?只有这两方面问题都能兼顾考虑,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能既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得到提高。

2.文言文教学有了正确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应配以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历史距离,并且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文言文字词和语法知识,通过初步的文言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为进一步提高文言文读写水平打下基础。所以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背诵和朗读是必须的,只有对文言文有一定量的背诵记忆和积累,文言文语法的基础才扎实,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欣赏和写作。因此,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就应有一定比例的背诵和朗读时间,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讲解也应有一定的比重,但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较高的学习热情,枯燥的语法讲解和文章背诵才能取得成效。如何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将文法知识有效掌握,需要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灵活运用。其实死记硬背和情境教学并不存在合用矛盾,只要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更巧妙,要实现“情文并举”并不难。下面笔者就教学实际谈几点办法:

第一,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务必将教学目的和教学成效得到体现。文言文教学采用情境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容易将学生注意力停留在情境中而无法回到正题上来,因此中学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之初就对教学过程进行一个重新设计和安排。将情境教学环节的时间有效控制在课程总课时1/3左右的比例上,将情境教学环节和朗读环节有效结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情感的体会,并且在情境教学环节的三部分:情境的导入、情境的升华和情绪的回收、正题的导入中,将情绪回收、正题导入作为关键,尽量结合朗读将学生引入到文言文文本学习上来。

第二,在文言文语法知识讲授环节上应尽量精炼、生动。许多中学语文老师习惯于“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尤其是文言文,内容本来枯燥,最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在语法知识讲授环节上也要尽量做到语言简洁,举例典型明了,让死板的文言文语法知识变得生动、通俗易懂。

第三,文言文教学对语法知识的讲授也要结合朗读进行。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习惯于使课堂成为“一言堂”,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学生本来基础就低,如果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课堂氛围很容易陷入沉闷死气,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显现。因此,文言文语法讲授要避免沉闷,教师可将语法讲授与朗读有机结合,当一个重点语法知识攻破的同时,教师配以音乐的诵读示范,学生的情绪自然提高,这对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和情感的体会都是有效的,还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第四,文言文教学要与早读晚读时间相结合,充分发挥早晚读作用。早晚读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文言文知识的传授要取得明显成效,早晚读时间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只是教师在监督,学生死记硬背,效果十分低下。新型的文言文诵读要将早晚读模式改变,教师可以以情境的方式进行导读,配以音乐、分组朗读背诵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情感体会,使早晚读成为文言文的另一个课堂。

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要按照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古汉语识读能力,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加强青少年对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教育心理学出发重新定位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进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情文并举”。

参考文献

[1]沈洁.新课标下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

[2]徐英典.三个“注重”: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一得[J].安全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贾小林.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10)

[4]刑勇.中学文言文诵读学习指导尝试[J].青海教育,2008(9)

[5]韩瑾.浅探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