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3

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张志平

张志平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肺癌病人放疗中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肺癌II-III期放疗病人,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89例与实验组91例,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病人住院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病人满意程度低于实验组,而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循证护理比普通护理更能提升护理水平,提高病人满意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临床上应得到普遍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肺癌;放疗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76-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evidencebasednursingresearchusingthecertificateinlungcancerpatientsduringradiotherapy.Methods:180casesoflungcancerpatientsundergoingradiotherapytreatedinourhospital,whichwerepidedrandomly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thecontrolgrouppatientsreceivedusualcare,theexperimentalgroupevidence-basedcare,inpatientclinicaleffectcomparisonof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inthecontrolgroup,patientssatisfactiondegreeislowertha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adverseeffectratehigherthantheexperimentalgroup,contrastisfoundtohaveobviousdifference(P<0.01).Conclusion:evidencebasednursingcanenhancethenursinglevelmorethanordinarycare,improvepatientsatisfaction,andreducetheoccurrenceofadversereactions,shouldbewidelyusedinclinic.

【Keywords】evidencebasednursing;lungcancer;radiotherapy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末在循证医学思想影响下诞生的一种护理理念,其将使用最好、最新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提供服务作为核心[1]。该研究收集180例肺癌II-III期放疗病人做为研究对象,让病人接受循证护理,观察病人对于不同护理的满意度,及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具体情况,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在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接受治疗的180例肺癌II-III期放疗病人,随机均分成对照组89例与实验组91例。实验组包括37例女性病人,54例男性病人,年龄在41~76岁之间;对照组包括36例女性病人,53例男性病人,年龄在44--76岁之间。两组病人都没有心脏病、精神病、糖尿病等病史,全部都可以进行口语和书面交流,且全部自愿参加本研究。对比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和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有可比性。

1.2方法

照射方法:病人全部使用肺部适行放疗,普通分割6000cGy30F/6w,一星期进行五次,周六、日休息。

护理方法:对照组病人接受普通护理措施,主要针对放疗期间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全身反应比如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身体疲乏、食后胀满等,局部反应比如皮肤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胸部放疗反应等问题,对病人实行针对性日常护理[2].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专业技术水平等组建循证护理小组,让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组内成员仔细填写护理记录单,护士长监督护理整个过程。循证护理小组成员针对放疗前后的有关并发症查找国内外文献资料,找出相关内容,且分析与评价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研究且制订循证护理的具体问题和护理措施。

1.2.1心理护理

1.2.1.1心理问题: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承受巨大心理压力[3]。在放疗治疗期间患者对放疗知识没有足够了解,恐惧放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会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

1.2.1.2循证护理干预:由组内有心理咨询师认证的护理人员与管床医师在病人住院后第二天开始进行心理指导,首先要耐心听患者的倾诉,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情况、文化水平等情况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计划,从而可有效的缓解或消除患者害怕、紧张的情绪。让患者学习放疗知识手册。为患者与家属讲解放疗相关知识,从而使其对放疗后的并发症有正确认识,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在患者放疗过程中,将患者安排在舒适安静的病房,让其听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从而缓解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不适症状。每日让患者静静的平躺5分钟,对其进行心理暗示治疗,想象自己的病已彻底康复,身体健康等。让治疗成功的案例做现身讲解,和病人交流经验,从而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家属经常和病人交流,不要让其感到孤独。激励患者经常参加社会活动,避免孤独。

1.2.2呼吸系统护理。

1.2.2.1问题:肺癌胸部放疗会导致咳嗽、气短与呼吸困难,放射次数多、剂量大时会引起放射性肺炎。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为7.5%~29.5%[5],胸部放疗最棘手的问题是预防与治疗放射性肺炎,反应严重的病人只能被迫停止放疗,增长治疗的时间,从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且让病人承受巨大痛苦。

1.2.2.2循证护理干预:为预防且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出现,查阅有关资料,使用行为干预避免放射性肺炎:病房每天早晚开窗换气半小时。督促病人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指导病人增加营养,进行恰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每天早晚指导病人做心肺保健呼吸操,每次半小时;避免出现放射性肺炎。

1.2.3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

1.2.3.1问题:照射肺门与纵膈20次左右时,会导致放射性食管炎,一部分出现在放疗刚结束,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但是放射性食管炎通常在放疗完成后会逐渐缓解。晚期可能会出现食管狭窄、食管黏膜溃疡情况。

1.2.3.2循证护理干预:责任护士通过评估病人,确定病人的护理问题也就是循证问题:放射性食管炎,查阅有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与病人的愿望,为病人制定饮食计划也就是循证支持与循证观察。循证使用也就是护理计划的实行:按照病人的标准体重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根据食物交换法进行饮食,提供牛奶、米汤、软面条等温凉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做到少食多餐,进餐后1.5小时内半卧位,避免平躺或者左侧卧位,避免引起食物反流,使食管炎性反应加重。用药指导: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叮嘱病人要饭前吞服,不要嚼碎。其副作用较少,主要有恶心、腹痛、腹泻等,通常症状轻或者时间短,停药后会自动消失。注意观察病人胸骨后疼痛症状是否加重,是否出现黑便、呕血、腹痛、腹膜炎症状,避免消化道出血与消化道穿孔的出现。通过护理,病人食管炎症状缓解,坚持完成放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

1.2.4皮肤护理

1.2.4.1问题:因为皮肤组织具有更新快特点,在放疗中为早反应组织,因此放疗中最普遍的并发症是皮肤损伤,且随放疗剂量的增多而产生或者加重[4]。

1.2.4.2循证护理干预:放疗前了解患者有没有既往史、过敏史等,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督促患者在放疗前洗澡,保证照射范围皮肤的干净。在洗澡期间,使用软毛巾擦洗,避免对照射位置造成损伤。不要涂抹短期内不易吸收的药物,避免加重皮肤的损伤。在放疗过程中,患者要穿面料柔软的内衣。严禁在阳光下暴晒,在清洗过程中,不要用沐浴液、肥皂等物品,严禁手搔抓放射范围皮肤。局部严禁使用酒精、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对于在放射过程中出现的湿性皮炎,首先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凃药膏,避免出现合并感染,通常出现小水疱不要刺破,如发生皮肤糜烂时,每日可局部涂三次甲紫。适当应用一些可以降低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药物,比如人参皂甙,可以抗感染止痛,缓解症状。

1.2.5营养支持

1.2.5.1问题:恶性肿瘤放射线的损害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机率平均为60%,在进行放疗后患者会出现食欲下降,病人常因放射线的损害,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此外由于放疗消耗增加,使患者体重减轻。

1.2.5.2循证护理干预:放疗前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每星期至少测一次体重。放疗刚开始的一星期内,饮食要清淡,尽可能减少进食酸、甜等增加唾液分泌的食物,降低唾液分泌,缓解腮腺急性反应症状。在放疗期间要保证少食多餐,避免营养不良,要进食多种食物搭配要合理,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激励患者多喝水,每天至少喝3500mL,增加尿量,从而排出体内毒素。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要严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血糖的变化情况,当患者发生不明原因发热时要尽快进行处理或拔掉导管.

1.2.6骨髓抑制护理

1.2.6.1问题:放疗会导致骨髓抑制,引起周围血象降低,最普遍的是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

1.2.6.2循证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观察血常规的变化,比如白细胞下降至4×109/L以下、血小板减少到10×109/L以下,体温高于38.5℃,要暂时停止放疗,且叮嘱病人注意下述事项:不和人群与其他病人接触,外出进行治疗时配戴口罩;经常食用黑木耳、海带、红枣、紫菜、猪肝等食物,口服利血生、参芪片来升高白细胞。食疗与药疗结合效果更好。血小板过低病人要进行保护性隔离,下降者,肌注、输液后延长压迫时间,避免关节扭伤。严禁使用锐器,避免损伤皮肤和黏膜,禁止挖耵聍,应用软毛牙刷。避免出现便秘,观察有没有出现牙龈出血、恶心、鼻出血、腹痛和尿血便血情况。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一II,严重的病人输注血小板。

1.2.7疲乏的护理。

1.2.7.1问题:困扰癌症病人的首要问题是疲乏。癌因性疲乏(CRF)与一般性疲乏不同,其具有出现快、时间长、严重、不可以通过休息缓解的特点。

1.2.7.2循证护理干预:研究表明贫血、抑郁、疼痛、营养不良、代谢异常、睡眠紊乱等因素与其有密切联系。在护理期间要重视疲乏的健康教育,让病人对癌因性疲乏有一定了解,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此外,缓解患者的疲乏的主要措施是增强营养,且做好病人的心理调适,使患者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减少焦虑,保证充足睡眠,可以在晚间指导患者泡脚、听舒缓音乐放松心情,病情加强对陪护的教育,从而达到缓解病人的疲劳的目的。

1.3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病人满意程度低于实验组,且其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3讨论

循证护理也就是根据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提出问题,寻找案例,通过实证,让病人接受最佳的护理[6]。实验组让肺癌放疗病人接受患循证护理,依据最新护理研究结果,从临床经验与病人的愿望为出发点,制定且实行最好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于第一次进行放疗的病人,一定要做好心理安抚与健康宣教工作,认真为病人解说放疗中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已经过放疗经验的病人,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主动为病人提供各种帮助。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从而缓解了病人躯体与心理上的症状,降低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

循证护理强调,将护理问题作为出发点,把科研结果和临床专业知识、经验、病人的需求相结合,护理人员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得到综合应用,避免了护理中的盲目性与主观性,使护理活动有证可循,有据可依,提升了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事故出现[7],也减少了因为一小部分护士年资短、经验不丰富、能力情况而出现的问题。此外,护理人员为寻找实证,要查阅许多文献资料,通过查找文献,跟踪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使理论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

循证护理的理念把科学和技术有效结合起来,成为成本一效益核算的依据,要求医护人员在制定医护方案和实行时,也要考虑医疗成本[8]。循证护理的最终受益者是病人,通过对放疗相关并发症及护理的最新文献检索,也加强了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循证护理的倡导者Nancy曾经表示:临床护士如果关心的是临床工作,那么必须涉及循证护理[9]。通过循证护理的过程,增强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循证护理挑战常规和某些习惯性的护理活动,提倡临床经验结合系统研究证据以获得科学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循证护理学可以推动护理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林淑贞.浅析“癌症病人心理障碍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53(36):265-266.

[2]刘树铮.医学放射生物学[M].第3版.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13:27(12):37-39.

[3]刘京丽.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126例预防、治疗与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4,32(27):113-114.

[4]王福芬,蔡茜,高伟,等.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39(52):179-182.

[5]闫玲,姜永亲,王瑛.对249例癌症患者症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4,21(19):172-173.

[6]王燕薇.脊柱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12(4):21.

[7]东文霞.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副作用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19(12):1140.

[8]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

[9]蔡红.循证护理对临床护理的挑战及进展[J].护理研究,2012,18(6):954.

作者简介:

张志平(1969-)女,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护理系,本科学历,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