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供应室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探讨

何璐胡黎明(江西省肿瘤医院供应室江西南昌

【关键词】供应室去污区职业防护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供应室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1回收物品时存在的职业危害

1.1生物性危害因素

护士在回收物品时要清点物品如:器械、洞巾等,这些仅作初步预处理甚至没有经过预处理的物品上仍残留血液、体液、分泌物、药物残渣等,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工作人员每天暴露于这些感染因子中,潜在各种传染病的危险。

在清洗污物过程中,尤其是用高压水枪冲洗管道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如防护不当极易吸入呼吸道被传染上疾病。

另外,回收物品中往往带有针头、剪刀、刀片等锐利器械,如操作人员被锐利器械刺、割伤,有引起HBV、HIV感染的可能性。

1.2化学性危害因素

含氯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污染器械的初步处理及桌面、地面等消毒,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直接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的损害,另外对眼睛也有刺激性。药物残渣尤其是化疗药物的残渣更是对人体具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如防护不到位,对身体可造成较大伤害。

1.3物理性危害因素

1.3.1噪音。供应室去污区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烘干机等工作时发出的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造成听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损伤。

1.3.2紫外线在通过空气时,使空气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因其具有强大的氧化作用,从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供应室去污区常规每日紫外线照射14h,用于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消毒。虽然尽量安排在工作间隙,但因工作需要难免时常拿取物品,紫外线对皮肤、黏膜可引起炎性反应,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紫外线消毒后供应室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

2安全防护措施

2.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增加护士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强化护理人员消毒、灭菌和隔离及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力度。有效地洗手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有效手段。

2.2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操作时应穿戴整齐规范:帽子、面罩、口罩、防护衣及手套齐全;注意力集中,及时分离刀片(避免用手直接分离),防止针头、剪刀、刀片刺、割伤;动作宜轻、稳、准、慢,严禁从较高处快速地倾倒物品,使有害液体飞溅或者形成气雾对人体造成损伤。当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的器械时,都要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如手套有破损,要立即脱去,彻底洗手后,更换手套继续完成操作。手部皮肤有破损时要先妥善处理伤口,戴两副手套。接触污物前后应正确洗手(采用六步洗手法),避免交叉感染。注意空气消毒后及时通风。回收物品时,除对自身的必要防护外,还要对使用科室的人员和环境进行保护:不能在治疗室、公共走廊、人员集中的地方回收。另外,供应室工作人员有必要增加化疗防护知识及了解化疗药物潜在的危害,正确处理化疗废弃物。

2.3如操作中不慎刺伤皮肤,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同时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消毒伤口,以减少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必要时用敷料包扎伤口。并立即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24h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200U。对溅、喷或浸泡所致的污染,应迅速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工作衣,同时用肥皂或流动水冲洗污染处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黏膜。

3体会

3.1有文献报道,对70名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调查,工作中注意严格防护的仅为12.9%,注意操作前后及清洗医疗器械后严格洗手的为18.5%,在紫外线照射时注意戴防护面罩及眼镜的仅为29%[1],表明供应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因此,强化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防护意识,提高职业感染防护行为,是目前预防和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方法。

3.2锐利器械多发生于器械回收、刷洗时,护士不规范的操作和对锐器伤害的认识不足,是导致锐器伤害不断发生的原因,因此规范的操作是杜绝各环节中锐器伤害的关键。医院感控科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制定预防锐器伤害管理的规划、制度,建立锐器伤害档案,确定伤后追踪观察和处理等。

参考文献

[1]黄勋,易霞云,黄健.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