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平面设计如何创新发展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对国内平面设计如何创新发展的探索研究

侯宇

侯宇

摘要:平面设计是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媒体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对改变人们接受信息和与人互动的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平面设计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传统的纸质绘图到电脑专业软件进行制图,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于以往的设计方式即动态平面设计的实现已经成为了现实。在运用新技术的状态下,平面设计出的动态作品质量远高于其静态形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价值,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的平面设计现状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动态化;平面设计;创新

平面设计已经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关于平面设计的创新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平面设计因为其独特的优势在审美方向和传递信息的功能上有较大的突显,因此平面设计经常被用作广告以及包装设计的各相关领域。因为其本身的特性成就了平面设计与商业广告的契合,两者纽带关系的加深以至于不管是哪一方有所突破,另一方也会成为受益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平面设计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就成了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话题。

一、新媒体时代下平面设计发展的现状

从国际舞台上来看,平面设计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承担了严峻的挑战。在国外的新媒体领域中,已经对平面设计应用广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国内进入新媒体时代的时间较晚,计算机的普及时间也较长,以至于我国在发展新媒体的技术中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目前来看,我国的平面设计现状现在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注重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古典元素[1]。另一方面是注重平面设计的动态化,这是从国外引进,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理念。但是从新时代下平面设计的现状中来看,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改进的空间。所以,平面设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在继承原有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吸纳外来的优秀文化,提高平面设计的创新水平。

二、平面设计思维要素在动态化中的表现

东方思维的显著代表就是中国思维,中国思维又受古典思维的影响,分别是:儒、释、道三家。三者的共同点就是主张视觉方面造型和体验的统一性。和西方的设计思想相比,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表达效果,关于三种理念的详细介绍,如下做了分别的整理与探讨:

(一)计白当黑的思维方式

计白当黑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中国的水墨形态,计白,顾名思义就是留有空白,然后再对留白处进行造型,在整个造型过程中兼顾黑白色彩,互相映衬。主张平面设计的含义不是单纯填满画面,而是要对设计的内容进行精细的处理,做到相互契合。

(二)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

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源自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崇尚遵循自然法则,不违背自然定律。所以道法自然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中更强调的方式是不要刻意去用过多的元素去装饰,而是采用“天然去雕饰”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一点不同于西方的理念,西方采用的多是模仿的手法,装饰意味较强,而我国道法自然的创作方式更加宁静淡雅,主张回归自然。[2]

(三)以小见大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的设计方式与西方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透视法则。我国的设计理念采用不同角度的观察点,能够突破视线的阻碍,甚至在一些绘画设计中,不存在任何角度的视点,所以我国的绘画设计特点存在着以小见大的思维理念。

三、国内平面设计的创新思路

首先,要了解平面设计动态化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重视新媒体对平面设计的应用,借助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平面设计的硬性条件,满足当下的市场需求。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质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的设计灵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营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

其次,在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不要忘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看似为平面设计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在迎合潮流进行创新改进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摸寻,对以往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达方式进行革新,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将平面设计推向一个更广阔的舞台[3]。

最后,在保留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借鉴其他各国的设计经验,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因此,在进行平面设计的创新过程中,要积极的引进欧美国家在新媒体技术当中的使用理念,不断吸收精华,促进我国平面设计的发展,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平面设计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只停留在提出理念的阶段,创新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应该多注重实践。

四、结论

不得不说新时代媒体的到来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支撑平台,让平面设计的影响范围更广阔、更深远。在平面设计的创新过程中,吸收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再加上不断向欧美国家学习设计经验,将理念和新技术不断地进行融合,在平面设计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创新。而当今的平面设计也不单纯只是艺术上的创新,同时也结合了顾客消费心理、营销理念以及绿色设计等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是整体意义上的综合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花弟.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2]杨艳芳.西方现代平面设计的观念与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徐伟强.篆刻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侯宇,1987/07/23,男,汉族,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界河镇丁庄村,(2018年7月毕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硕士)(2013年7月毕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本科),职称无,工作单位::暂无,从事工作视觉设计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邮编:200000。